腾越惊愤 第四百三十七章 极边第一城1-第3/3页



从机场到市区约有40分钟的车程,一路走来大家都 很疲备,纷纷 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打盹。车载的电视一直在播放着该市的宣传片,宣传片拍得很好,把一个集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于一身的城市完美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该市正好位于胡焕庸线的最南端,这条线是我国地理条件,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它用一条直线将东北的瑷珲与大西南的腾越连接了起来。

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和人口都分布在该线以东,"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面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电视画面上出现了一张中国地图,并从东北到西南划了一条直线,把中国分为了两个部分,大家一看,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这条线还真的就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展,城市设施的一条分界线。

自古以来,中国东南地狭人稠,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城市建设规模最大,工业基础最深厚的地方,也是接受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前沿阵地。

而西北地广人稀,发展落后,似乎早成事实,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人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和说明,因此胡焕庸线这个概念的出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划时代 意义,这概念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我国地理学上的一些问题。

瑷珲-腾越线的出现则廓清了这一分界,影响深远,成为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再次证明了腾越位置在我国的重要性。多年以后,美国学者将这条自然分界线称为"胡焕庸线"。胡焕庸线主要描述了中国人口密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并由此得出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

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当年古战场的遗址,还有古代遗留下来的一些特色建筑。

另外,在道路两旁每隔一定的距离就会出现一坐道观,这些道观有大有小,有繁有简,有奢华的,也有简陋的,形态上也是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时点,就是它们大多都 建 在非常醒目的地方,而且都 是在风景极其秀美的地方。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