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雪山诗友-第2/3页
“对!就像是龙苍沟里的杜鹃花一样,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它3月中旬就盛开了,而海拔两千米的地方要4月中旬才绽放;海拔三千米左右的地方却要等到5、6月分才能见到它的真容。”李子木也补充说道,他的这一通解释倒真的很有说服力,既符合科学的逻辑,又能举例说明,完全通俗易懂。
兰陵听李子木提到龙苍沟,精神为之一振,像是有什么重大的发现一样,但随即又平复了下来,恢复了先前的状态,任何人也没有察觉到这一细微的变化。
走着走着,文立好像被 这周边的环境所感染,突然来了诗意,他捡起一根枯枝,走到一片平整的雪地上,舞动了起来。
李子木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如下:
天地蒙蒙风萧萧,
寰宇一片余寂寥。
苍松翠竹尽低头,
腊梅冬青亦折腰。
男儿生来志气高,
荡涤宇内任逍遥。
冰天雪地何所惧,
化作豪情写风骚。
这首诗和眼前的景致非常相符,看得出来,他是既兴而作,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他心中真实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面对困难,他却有一种乐观豁达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有一股子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向黑恶势力低头,这一点就连苍松翠竹和腊梅冬青都比不了他。
由此看来,他的心里肯定还藏着一个更大的世界,或者他对世界还有更为深刻的认知,他在仔细地品读着当前的社会,编织着自己人生的经纬,只是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心里,更没有人能知晓他的内心世界。
洁白的雪花静静地飘着,纷纷扬扬,像一片片羽毛,像一团团丝绒,像棉絮,又像是蒲公英的种子,装满了整个空间。山上的石头覆盖着白雪,一块白一块黑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感觉各个世界都是银装素裹的一般,大地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李子木看了文立的诗,也是深受启发,再想到自己人生的境遇,结合当前的心情,一时间也即兴作了一首诗,算是应和一下文立的情感,大家一唱一和,既能互相鼓励提升文学方面的造诣,又避免了尴尬的氛围,于是他也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舞画了起来:
山高雨雪寒,
路遥心思远。
暮来风云起,
前路更艰险。
天地浑浑然,
四顾雪漫漫。
片片锁眉头,
朵朵压心间。
忧国数十年,
虐心千万遍。
饮尽杜康酒,
难泄心中怨。
文立看了看李子木写的那首诗,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原来天地之间这样率真性情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只不过大多数的人在当前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都不敢显露出自己的真心,只能强作欢颜,虚伪地活着罢了。
“身无彩蝶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俩心里仿佛像都有一种同样的想法,大家一起接触了这么久,今天才真正读懂了对方。原来自己苦苦寻找的知音就在眼前,大家不需要任何的解释,也不需要任何的沟通,只需要用眼睛看看对方,再用心去细细地
品味一下对方的诗文,大家便能走进了对方的内心世界。
于是,两人伸出手来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继而又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激情满怀地并肩向前走去,弄得其他几个人,一下子懵在了原地,不知道他们俩撞了那门子邪。
美女本来想上前去看一下他们俩人在雪地上的杰作,但没有想到,一阵冷风吹来,把他们俩留在雪地上的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只是深深地留在了他们彼此的心间。
这条线路显然 是一条极其生辟的线路,平时极少有人走这边,行走起来非常的困难,不知道那伙人是怎么找到这条线路的。
不知不觉间,大家已经来到了雪线处,再往上走就是终年不化的冰雪了。这里算是一处自然生态的分界线,雪线之下还有一些物种能够生存,而雪线以上就很少有物种生存了。
“雪线附近一般都会生长一些名贵的药材,虫草和雪莲一般都生长在这个海拔高度。这里很偏僻,到这里来采药的人很少,大家在仔细看看哦!如果找到千年雪莲那就发财了,”兰陵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其他几个人听他这么一说,都认真地找了起来,而兰陵本人也在埋头一丝不苟地寻找,她可能是希望在这里找到烛阴玉蟾的线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