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雪山迷踪-第2/3页



由于河谷至山顶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很大,特别是在这个季节,气温的差距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这个季节上山,更也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无情的大自然铁定会给你一个惨痛的教训。

好在李子木他们的队伍里有木丁西和兰陵这两位熟悉当地气候,而且又有应对北方寒冷气候经验丰富的人员,提前给大家做了一些培训,让大家在思想上都 有了充分的准备。再加上有胡白水这样称职的后勤部长,所有上山需要的一应物资都准备齐全,从而把恶劣天气给他们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玉龙雪山东麓,有一片三面环山的高原草甸,它原来是一处高山冰蚀湖泊,后来因为全球气候不断变暖,雪线不断上升,积水慢慢减少,以至于到了现在基本干涸了,当地人把这片干涸的湖泊称其为"干海子"。其实现在它基本就是一个四面高,中间低的高原草甸,整个大草甸长约4公里,宽约1.5公。

景区里的工作人员为了向游客展示以前这一带美丽的风景,把海子里面充盈着湖水的照片,展示在了草甸的旁边。照片上的风景非常的优美,蔚蓝的湖水里面倒影着美丽的蓝天白云,把天空、雪山、彩林和湖水的美融在了一起,让人觉得眼前就是一个失落的世界。更是一个如诗一般令人陶醉的梦中仙境,如画一般美丽的童话世界,可惜这一切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只能在照片上领略它那美丽的身姿。

玉龙雪山上的冰雪融化成河水后,从雪山东麓的一条像月牙状一样的山谷而过,因月亮在蓝天的映衬下倒影在蓝色的湖水中,又因英国作家希尔顿笔下的《消失的地平线》中的蓝月亮山谷近似于此,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之为"蓝月谷"。

蓝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过程中因受山体阻挡,形成了4个较大的水面,人称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湖岸四周植被繁茂,远处雪峰背衬,雾气缭绕。

这些地方都 是不可多得的胜景,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同时还流传着众多的历史人文传说,这些传说在当地人的口中说出来都是有根有据,甚至还能从当地找出众多的佐证材料。

这其中就有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解读,有木家历代土司的兴旺历程,也有诸葛亮七擒孟获而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还有建文帝朱允炆逃难至此的玄妙故事。

李子木他们也看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又听了兰陵和木丁西一些近乎于玄疑的解说,在他们口若悬河的解说下,每一个故事都活灵活现,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故事的发展更是 高 潮迭起,悬念重生,大家更是听得津津有味,人群中时不时还要暴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弄得大家对这一段越来越感兴趣,完全没有一丝的疲惫感。

看来这就是旅游注入了文化元素的价值所在,也是文化的魅力所在,难怪大家都 说旅游是让大家主动接触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了文化,旅游会显得很肤浅而枯燥,注入了文化元素的旅游,会让旅游的内涵不断延伸发展,品质也不断得到提升。

越往山上走,空气里的湿度越大,寒

气也越来越重。不过既然敢来,那肯定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点困难是吓不倒大家的。李子木一行五人再加上兰陵、木丁西一行总共十多个人浩浩荡荡地朝着玉龙雪山的方向而去。

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气氛非常地愉快,就像是一场愉快的旅游,根本就不像是去完成一场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更不像是去缉拿盗贼。

顺着景区游览的线路走了一段,眼看就要到雪线了,大家没有任何的发现,也没有看到任何可疑的人,目标人物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木丁西突然想起来,要想寻找盗贼的踪迹,就应该要合理利用好现代科技的手段以及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

于是,他来到景区的保安处,找到了他的同行——景区保安队长,然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请他调出了景区的监控视频,供他们查阅。

两个保安队长一沟通,自然少了许多麻烦。

这里的保安队长也非常配合,马上就来到中控室,把这两天各个路口的监控视频都调了出来,供他们查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