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凌丝飞度-第3/3页
到头皆为一青烟。
诗罢,中年男子竟掩面而泣,不知所已。
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关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景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紧接着仿佛有知音闻听到洞箫之声音,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西风吹折了那瘦弱的枯柳,又像是一辆孤独的马车,载着一名哭泣的怨妇,在黄沙漫天的沙漠戈壁间,毫无目的地流浪。此情此景仿佛让李子木想起了一首诗: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如果有知音者,肯定知道殷天玄吹奏这首曲子,正是洞箫名曲之一的《关山月》。但不知他在这里吹奏的目的何在?
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那洞箫声如上天的呼唤,又似妇人的泣缀,更像是荡涤天地人三界的一剂灵丹妙药。
大家现在才发现,殷天玄现在所站的地方,就是刚才松鼠掉下去的地方,这一曲可能是为松鼠送行,也有可能是为了告慰他的亡灵。但最主要的目的肯定是告慰地下的亡灵,也为确保七星灯的安全,从而保证自己的退路。
一曲吹罢,大家才从那婉转的笛声中醒来,这时殷天玄已经飘然来到了对面的石台上。江上飞把轮椅放在了殷天玄的身后,殷天玄稳稳地坐在了上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