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瑶光大殿-第2/3页



看来大家对战争、对人生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了表达对这些死者应有的尊重,李子木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尽量避开了地上的尸骨,实在不忍心再打扰他们现在平静安详的状态。

往前走出约有三十多米远,有一个台阶,这个台阶高出下面的地面约有一尺来高,就好像是会场前面的“主席台”一样,在这个高出的台子中央还有一把残破的椅子,椅子是纯铜制作的,椅子两边的扶手上铸有两只龙头,龙身盘旋而下,成了的椅子的两只前脚,椅子的靠背上,也有几只扶摇直上的龙身,好像要腾云驾雾,飞上九霄,而现在它孤伶伶地躺在地上,身上还布满了刀削斧砍的痕迹,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龙椅吧!

大殿左右两边,也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残破的椅子,只是那些椅子要简陋许多,那上面长满了厚厚的铜绿。看这架式,这里或许是地宫的主人商谅议事的大殿吧!

在“主席台”后面的石壁上写着两个斗大的阳文大字,这可能是这间大殿的名字吧?但这两个字与我们先前看到的石壁上那些古怪的图案和符号截然不同。

首先,这两个字雕刻在大殿正面最显眼的位置,除了这两个字之外,整面石壁上再出没有了其他的图文信息;其次,这两个字,离地面约有2、3米高,是不可能随意雕刻上去的,肯定是专安排人员雕刻上去的;再次,这两个字写意洒脱,运笔流畅,起伏无意,圆润柔刚,看似随意,却又立意深远,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天成。雕工也十分精湛,铁划银钩,苍劲有力。给人一种鹰击长空而又鱼翔浅底,腾蛟起凤而又游龙走蛇,锋芒毕露而又暗藏玄机的感觉,看得出来,这写字的人和雕刻的人都并非泛泛之辈,一定是当世的名家或世外高人所为。

煞费苦心地在这里留下两个这样重要的信息,应该并不仅仅只是为大殿取一个名字这样简单吧!其中一定隐藏有更加深奥的玄机和秘密吧!只是我们大家现在一时也搞不懂这里面隐含的意思,也没有功夫再花时间去继续考究。

这两个字看上去既像小篆又像是隶书,而且还是繁体字,前面一个字要复杂一点,凭李子木的水准是认不出来的,后面一个好像是“光“字吧!好在识字是美女的强项,基本不用他们其他人费心。

美女走上前去,看了看,回来告诉他们,那两字是“瑶光”。

大家也不知其意,也就没有去做更深的研究。

“你们这里有过开采铜矿或者大规模冶炼铜矿的历史吗?看得出来当时这里的冶铜业十分发达,要不然这些精美的铜器不会出现在这里,或许我们可以从这点推断出这个地宫的开凿的年代,” 看到这地上到处都是铜铁相间的制品,何教授沉思了一会儿盯着李子木问到。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咱们这里有一个“邓通钱布天下”

的历史故事,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李子木说完看了看教授他们三个。

美女和雷霆摇了摇头。

“略有耳闻,说来听听!”,何教授说道。

这要追述到西汉初年,那时汉文帝有个宠臣叫邓通,他别的本事没有,只有一套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本领,于是他拿出浑身解数,奉承吹捧,以取媚于汉文帝,时常能把文帝捧得云里雾里的。汉文帝从此更加宠爱他,时常跑到邓通家中,跟他玩各种游戏。有一天,文帝命令一个善于看相的人为邓通相面。相面人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我们这里(古时称蜀郡严道县)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自己铸钱,自此邓通富甲天下,从此他们这里也有了冶炼铜矿的历史。

邓通既蒙文帝宠爱,感激涕零,更加想要有所报答才行了。一天,文帝的毒疮突然发作,红肿流脓,溃烂不堪。文帝痛得钻心,整天伏卧床上,哀号不已。一帮御医药开了不少,文帝吃了却不见疼痛稍减分毫,最后竟痛得晕了过去。邓通在旁急得抓耳挠腮,一见文帝竞昏死过去,心里想:“皇上要是就这么死去,往后我可到那儿去报答他呀?不如现在我就用嘴巴替他把脓血吸出,也算是对他临死前的一点孝心吧!”于是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勇气,竟一下子扑到文帝身上,也不管那脓血有多污秽腥臭,就张开嘴巴,对着文帝屁股上的烂疮就吸。说来也奇怪,邓通才吸了几口,文帝的疼通便减了几分,竟悠悠地醒了过来。邓通又吸了几口,然后伸出舌头,往疮口里舔了几舔,文帝竟觉得一下子疼痛全消了。等他舔完,文帝扭过头一看,见是邓通,大受感动,心想关键时刻又是邓通对自己最忠心,总算不负对他的一番提拔和宠爱。以后几天里,邓通又给他吸了几次,文帝的痔疮慢慢好了起来。一天文帝问邓通:“你说天下谁最爱我?”邓通说;“那肯定是太子。”这时正好太子进来问安,文帝便叫太子来给他吮疮。太子无奈,跪在榻前,对着文帝溃烂的屁股,勉强把嘴巴凑上去,还没碰到疮口,竟一个恶心,呕吐起来。文帝见了大不高兴,太子只好怏怏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