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坐标棋盘”
白崇宁的靠近,加速了这只“黑色蜡烛”的融化。
本来还有一个轮廓的黑色雕塑,很快就融成了一团黑雾,注入了白崇宁脚下涌动的黑色雾海。
一切发生的很快,还没等白崇宁反应,他在就处于一座空屋之中了。
就像原来这里不存在任何东西一样。
这些黑色雕塑应该是人们入梦后,留下的痕迹,原本一直好好的,怎么会突发变故呢。
为了确认,白崇宁又去了好几个囚房,无一例外,所有的黑色雕塑都开始融化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邢不正觉得原本只弥漫在脚边的黑雾,似乎上涨了几分。
事出反常必有妖,白崇宁知道,今夜黑暗囚牢怕是要发生变化了。
他意识到的第一个变化,是从他自己开始的。
不知道是不是和黑气注入体内有关系,他的视野开始变的更加开阔了。
囚牢内,空间有限,他是发现不了这种变化的。
他望向铁栅栏外时,才能有个比较明显的参照——遮住铁栅栏外的“视野黑幕”,往后褪了不少。
本来白崇宁在铁栅栏外,只能看见狭窄的一块地带,现在开阔了许多。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开阔感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
难道,铁栅栏外的幕布就要揭开,将整个人类囚禁起来的“囚禁者”就要浮现了?
白崇宁时刻留意着铁栅栏外的变化,同时自己也在不停的闯进新房间。
渐渐他看不见黑色雕塑了,后来他去的每个房间,都成了空房间。
所有的黑色雕塑,以相同的融化速率,在某一个时刻,一起融尽了。
原本只弥漫在脚本的黑雾,已经抬升到了白崇宁的膝盖处。
对于这种变化,白崇宁怀着一种未知的紧迫感,仿佛危险正在临近。
他知道,在黑暗囚牢中,肯定还会有活人。
他是在第一次集体梦境过去一个月后,才能自如在黑暗囚牢中行动的。
那么,会不会有人在很早之前,就能在这梦境之中活动自如?
他们对这个黑暗囚笼了解多少?
找到其他人,也许能对这个黑暗囚牢了解的更加全面。
怀着这种心情,白崇宁怀着希望进入了一个个新房间,但昨天遇见痴呆男,似乎已经用尽了白崇宁的运气,他除了自己之外,一个人都没看见。
终于,在他找到别人之前,铁栅栏外的景色发生了变化。
他看见,一堵墙浮现了出来,一堵巨大的墙。
试了试,铁栅栏还是纹丝不动,白崇宁只能将头凑近了铁栅栏,才能尽可能的看清外面的景色。
那堵浮出的巨大墙面,上面规整的纵横交错了不少分割线,从白崇宁的视野看,就像是一张棋盘,一张看不见边界的围棋棋盘。
这堵墙交汇出来的网格,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白崇宁发现,每个交汇的网格线描绘的空间,都和自己身处的囚牢大小相当。
对面好像也是一个牢笼?
细看之下,白崇宁发现这个可能性很大,因为对面的每个“棋格”里,也都蒙着一层薄薄的黑色雾气。
有点奇怪的是,正对着白崇宁的那个“棋格”里,颜色有点不一样。
其他“棋格”都是浅灰色,他所在的“棋格”上,却用浓黑标注了出来,非常明显。
换了几个房间去观察对面的“棋盘”。
白崇宁惊讶的发现,
不管自己怎么窜房间,自己正对面的那个“棋格”黑雾都会更加浓郁。
就像是,对面的“棋格”是个坐标系,特地将他所在的位置标注了出来。
于是,白崇宁开始找规律。
他想通过自己的移动,利用对面的“棋格”去定位自己的位置。
但很快,他发现自己是徒劳的。
因为对面的“棋盘”大的没边,视野范围内,任他怎么移动,也找不到别的东西用来参考位置。
就像是在大海上的一艘船,视野尽头都是海水,不可能分得清自己到底处于哪片海域。
既然徒劳,不如省点力气,白崇宁停了下来。
用过对面的“棋格”参照,他起码确定了,自己视野所及之处,都没有另外一个黑点。
假如有人的房间都会在对面的“棋格”里标注出来的话,那白崇宁正好处于一片大真空区。
这意味着,他周围的囚牢里都没有人。
“方位不一定可靠。”白崇宁自言自语道。
这是梦境之中,现实中的方位规律,不一定适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