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物-第2/3页



只是他们没想过......或者是没敢想,吃下“糖果”后,冷漠而坚定身躯里还会不会产生期盼这种情绪?

ND-221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年了,从12岁时,他就开始创造效益了。

这10年他都没有服用“糖果”。

通过最后一道门禁,被识别系统鉴定为稳定可靠状态后,ND-221来到了自己的工作室。

说是工作室可能不太合理,因为它是一个足球场大小,如同宫殿一般的地方。

黑金色的穹顶,天使、恶魔、僧侣和法老图纹雕刻在穹顶之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地面。

用于作支撑穹顶的支柱群上也雕刻着各色的图腾纹路,增添了不少神秘气息。

在地上则用黑色绒布与不知名的兽皮交织着,盖住了钢筋铁柱浇筑的地面。

在ND-221踏入这里的时候,整个宫殿的灯亮了起来,像是链式反应一般,宫殿的前门处,同时传来“嗦嗦”声,接着一个个蒙着布的大小物件自己“走”了进来。

在这些物件下面,有一个自动化的运输机械,体积很小,却能无视地形,所以在搬运的时候,好像是物件自己在动一样。

ND-221习以为常,接下来就要开始工作了。

如果要和机械文明试图创造的艺术品分开的话,这些被搬运进来的物件,应该称为“人造艺术”。

他是个“人造艺术”质检员,或许以前的年代,叫做艺术品鉴定师。

ND-221永远记得,刚开始做工作时,他面对这些历史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人类瑰宝,切身体会到一种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情感,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都像是带着各自的情绪在凝视他,凝视一个渺小的灵魂。

这些作品无声的表述出欢喜、宁静、仇恨、纠结。

不止这些,它们好像还孕藏着某些复杂情绪。

后来,ND-221明白了,那些复杂情绪不属于这些作品本身,而是属于作品的缔造者们。

这些艺术品不是只有形体在这里的,它们还残留着一个个名字曾响彻时代的大师们的灵魂!

只是现在,这些伟大的作品却如同一般的工业产品一样堆叠在这里,这间ND-221的工作室就成了它们的棺椁,它们再也难焕发出昔日的光彩了。

ND-221的职责是通过分析作品包含的信息,制作的手法,以及结合当时的人类时代背景,去综合理解和再一次的人工鉴定,确认馆藏都是真品真迹。

一旦被ND-221鉴定为残次艺术品,这幅作品就会被立刻销毁。

他对这种职责,感到有些惶恐。

工作期间,没有一副艺术作品因他而销毁。

尽管历时两个世纪的“文艺大繁荣”时期,诞生的艺术作品参差不齐。

各种表现派、后现代主义艺术,令人目眩,不少作品都有些表达缺失,甚至是无意义表达。

ND-221总结,这或许是因为,作品中缺少了痛苦,导致作品有些失真。

“文艺大繁荣”时期涌现的作品虽然参差不齐,但艺术的兴盛,还是帮助不少人,建立了鉴赏艺术的基础。

大家都在寻找美,很快大家就将目光聚焦于一些特定年代的作品,那个时期科技简陋,理论薄弱,但真美却涌现了出来。

人们还来不及赞美,“文艺大繁荣”时期却突然被锐器拦腰折断,成为了历史。

总有一群人是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他们热衷于别的东西。

在25世纪中叶,那群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人在主导了一次次科技革新,终于创造出了更为大的成就:实现人工智能跨越式的突破。

然后就是,智脑伴随着机械和效率主义成为了世界的统治者。

“人类文明,被机器人给拆解了。”伴着思绪ND-221开口道,似乎在与谁对话。

不知什么时候,一尊几人高的“东西”从门里被推了出来,它被华贵的黑丝绒布盖着,ND-221就走在它旁边。

它当然不会回答,但即使不说话,它却也透过缠身的绒布,透露出一股凌厉的气势。

让人感觉黑布包裹着的,是一个鲜活的事物。

“人类创作的作品,没有道理被机械工厂销毁。”ND-221边走边说道。

没人回答。

自动轨道安静的将它搬运到了展馆中心,ND-221随之站定。

不出意外,它就是今天的主角了。

站在庞然大物之前,ND-221双手缓缓抓住了黑丝绒布的一角。

他仰头而视,深呼吸了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