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进入正轨-第2/2页



其实往年百姓们也会将最好的麦种留下作为来年的种子,但个体的力量终究太小,效率也不高,一户即便有田百亩又能筛选出多少强壮的麦种呢。

而官方来做就不同了,虽然只有四千余亩田地,但如果这四千亩都是试验田那就有些不得了。

川蜀春天种粟冬天种麦,将小麦收割入库之后,紧接着便是春耕,粟米产量如果是精耕细种是比不过小麦的,但是如今人少地多,一个劳力要照顾几十亩的田地,精耕细作明显有些不合时宜。

故而粟米依然还是如今的主粮,小麦只是作为冬天的补充。

别看今年小麦收成比往年高些,但平均下来还是差了粟米一些。

粟米一亩往年产量上田二石三斗左右,中田一石九斗左右,下田一石六斗左右,而小麦上田倒是比粟米稍高,但没有得到灌水的那两千亩中下田,就比粟米差远了,中田只有一石五斗,下田则刚刚一石出头。

不过也还好,如今河渠已经基本完成,今年这四千多亩田地,粮食产量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到了明年所有河渠修通之后,粮食产量就会出现暴涨,到时候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不少。

其实诸葛瞻心中有很多想法,但奈何人力有限,精力有限只能慢慢来。

不过诸葛瞻也不急,自己还要在这里待上七八年,时间有的是,即便想急,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也着实没法急,就当做实验积累便可,为以后出仕做准备了。

才来这个时代之时,诸葛瞻其实没什么大志,颇有些随波逐流混吃等死的想法,但随着生活日久和当下之人的接触加深,书也越读越多之后,心中开始生出了些许念想。

特别是被刘禅赶出成都,当时可能未曾在意,但时间久了,回想起来,心中还是难免有些郁闷。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当立言、立德、立功,为后世开太平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