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情怀之战



那天老谭一直在厨房里帮忙,虽然请了厨师,但是开业初期,又是大规模的同时进店,难免忙手忙脚。他们这次请的是川菜师傅,菜色算是寻寻常常,多是普通的家常菜色,另外结合了一些北京菜肴。唯一特别的是装菜的餐具,皆是鱼游在网上订制的一些仿旧餐具,瓷盆、土陶碗、铝饭盒都有。

鱼游呢,就忙前忙后地招呼客人,气氛热烈得就跟家庭聚会一样,请来的小姑娘也个个笑意盈盈,纯粹把客人当自家人看的感觉。

网站的工作人员也很给力,忙前忙后地拍照,临走之前,鱼游又悄悄塞了个红包过去,谢谢他们的辛苦。

两天之后,各网站的报道原稿出来了,最让鱼游喜欢的是那家小而美的网站,写的内容让人看着就很有感觉:

今天应了朋友的邀请,去了青源街一家新开业的主题私房菜馆做客。名字很有味道:光阴的故事……

初看院子,与寻常的四合院没啥区别,院角花草却是用破旧的搪瓷面盆儿、缺了口的陶土汤盆、甚至是锈迹斑斑的痰盂装着。院门口停了一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旧虽然旧了,却被擦得透亮,很明显的是这院子里值钱的物件。

随便摸了摸车笼头,却感觉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在叮叮当当,生怕再一秒就会被自己的铁砂掌弄散架,古董毕竟也是赔不起的,只好作罢。

隐约能听见屋里传来的歌声,似乎是从手提四喇叭收音机传来的: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随便两句,眼前就浮现了那个长发飘飘,总是背着一把吉它,眼神与声音里满是沧桑与孤寂的男人。

不仅如此,驿动的心、垄上行、跟着感觉走……所有八十年代的老歌,你都能在这里听到。而且,你还可以点歌,因为那个扎着两条麻花辫儿,穿着的确良衬衣、扎着花围裙的姑娘偶尔会羞涩地拿一张歌单递给你,犹如旧日时光里的小情书。

这次我们吃饭的包间土气得很,名字也奇葩……红高梁,似乎但凡进去的,都能一头扎进去,像九儿和余占鳌一样滚上几个来回,来一段柔情悱恻的故事似的。

屋里一股子高梁酒的气味,墙角边的五斗橱摆了一台十五寸的黑白电视,屋子中间的大方桌粗糙得很,边缘的漆的掉了。桌的饭菜却是很香,都用搪瓷盆儿装着,散发着热气腾腾的香气。

那味儿飘散过来,恍然间,似乎穿越回了那个年代,或者怀旧,或者新奇,总有络绎不绝的客人会悄然而至,有些集体聚会,拍照合影,也有些形单影支,缅怀的不止是旧时光,还有挥之不散的寂寞……

……

“老谭,你看看这个小记者,这句话用得极妙,缅怀的不止是旧时光,还有挥之不散的寂寞……现在的人,有几个不寂寞呢?哪怕平日里再热闹喧腾,背地里都有孤独的一面。”鱼游满心感触。

老谭哈哈一笑:“鱼游,我才认识你的时候,感觉你就是个嘻嘻哈哈的小姑娘,没想到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

鱼游弯弯嘴角:“可能我长大了吧。”

是啊,长大了,已经不是纯真的孩子,面对的烦恼也多种多样了。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的鱼游,哪能像从前一样呢?

“鱼游,你说我们也没怎么发传单,就网站上面宣传了一下,能有效果吗?”老谭看了看店铺,此时已经是五点过了,店铺里一个客人也没有,略有些心慌。

鱼游满怀信心地说:“放心吧老谭,网站的那个广告贴不会这么快,还有几天才出来,而且我不止在网站上做了宣传、几个美食微博、公众号都投放了广告。”

公众号自媒体,现在还算新生事物,正从前年微信推出后,这玩意也慢慢地顺势而生。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发展最快的时候,好多APP,才推出的时候大家不以为然,而它却如同星星燎原之态,在最快的时间内发扬光大,迅速霸占了市场。

所以鱼游也在开店之前创建了光阴的故事公众号、微博,并投放了那些广告,全方面展开营销攻略。所以她有信心,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不可能一点效果也没有的。

开业之后的三天里,店铺每天稀稀拉拉的有一些客人维持着,老谭每天忙完了鱼翻家的事情,都跑过来看几回,免不了唉声叹气,生怕钱打了水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