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店员出事



回到北京之后,鱼游打起精神来,除了照顾鱼妈,就是好好地经营店铺的生意,好在新店进展顺利,很快就上了正轨,小朱也是一位不错的店长,把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

让有一件让人意外的事,那边的烤鱼师傅江强,与小朱两人渐渐走在了一起。说起江强来,此人是老谭的同乡,脑子灵活,能说会道。以前在一个店里做事,认识已经好几年了,这次开新店缺人,老谭也是高价把他请了过来,负责厨房的事情。

“江强这个人我认识好久了,人品好,周正,值得咱们信任。”老谭不止一次说起这句话。

鱼游自然没有发表意见,她不了解这个人,但是相信老谭的眼光吧。再说了,既然是合伙生意,就得给对方信任与自由,不然怎么合作下去呢?

到了五六月的时候,北京的天气更暖和了,烤鱼生意也进入了旺季,更忙碌了。但凡生意一好,自然也会有跟风的,紧随鱼翻天之后,三庙街这边的食圈里连着开了好几家烤鱼店,名字五花八门,看起来与鱼翻天相差不大。

老谭倒是无所谓:“我家的配料独一无二,我连辣椒都是从贵州运来的,能和他们一样?”

鱼游点点头,也认可这一点,只要你在一个行业做到极致,别人再模仿也只是皮毛。

这段时间,她对烤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目前比较流行的,除了贵州烤鱼就是重庆烤鱼了,两种口味各有千秋吧,说不上谁更好,就看适合谁了。

也有好些店按高大上的路线走,高档的装修,小资的情调。而鱼翻天走的是平民实惠路线,吸引的大部分食客就是工薪阶层,装修这些也不讲究。

六月底的时候,老谭才找准了时机,说起了自己的事情来:“我上次答应了郭玉,说七月份回去结婚,鱼游你看,这件事情也实在拖不下去了……”

鱼游马上说:“你不说我还正想说呢,郭玉是个好姑娘,你可不能再拖下去了。去吧去吧,我会把店铺顾好的。”

老谭嗯了一声:“我就是怕你一个人太忙了,我回去,最少也得半个月……”

“没事啊,老谭,我家里前段时间有事,还不全靠着你呀。”鱼游慎重其事道:“你放心吧。”

老谭嗯了一声:“我到时把佐料都配好,油也熬好。”

老谭是七月初离开的,走的时候鱼游买了好多北京的特产让他带回去,什么袋装的烤鸭、茯苓饼、各样小包装的糕饼。老谭嘿嘿直乐:“我妈倒是喜欢这些小零食。”

老谭来北京几年了,穿着还是一如既往的土气,背的包也老旧,跟民工回乡差不多了。鱼游送他去巷子口坐车时,老谭又叮嘱了一句:“有啥事你给我打电话。还有,我那小本子在抽屉里锁起的,要是需要配料,你就打开来看。”

鱼游听后心里一暖……其实自从与老谭合作以来,她一直担心这件事情,老谭有所保留,而她是倾尽全力,如果某一天闹到分道扬镳的时候,她会特别吃亏。

而此时此刻,老谭的举动无疑是对她的一种信任,鱼游马上保证道:“你放心,没有万一,我不会看的。”

老谭走了两步,又站住了:“鱼游,其实我也是以前吃过亏……你知道我们这一行,这就是赖以生存的本事。”

鱼游猛点头:“我知道,我懂的。”

鱼游站在车站,看着老谭上了车,她用力地挥手,感觉合作伙伴走了,心里有点空落落的,以前做什么事情都有商有量,现在全都靠自己了。

……

时间飞逝如水,在老谭离开的半个月里,一切还算妥当,唯一要说不好的一件事,就是店铺里一个叫刘川的小工犯了事……

刘川来自四川,听说家里贫困得很,与蔡小勇一样,以前也是在工地做小工的,后来嫌太苦了应聘来了鱼翻天三庙街的店铺。做的是打杂的活。

像他们这样的小店铺,打杂什么都得干,杀鱼、烧碳、准备菜、打扫卫生、端盘子洗碗,并没分那么清楚。刘川干事情很敷衍,还经常迟到早退,鱼游批评过几次,想着再有下次就直接开了。

这一天晚中,刘川又迟到了,店铺里忙得厉害,邹阿姨抱怨了起来:“这个刘川,每次忙的时候就偷懒耍滑,老板娘,再不扣工资我都看不下去了。”

鱼游也觉得自己有点太心软了,她马上说:“他再这样子,就别干了,我这里庙小,也容不下他这尊大神。小勇,昨晚你们是不是一块儿去的网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