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皇上的考验



  第五十三章皇上的考验

  太子的不识抬举彻底激怒了皇上,给安公公使了个眼色,一摞奏折便呈到了太子面前。

  “太子爷,您瞧瞧吧。”

  太子从安公公手中接过,翻看了一下,心中一惊,不自觉的开始颤抖。慌乱地扫了一眼底下的内容,一时腿软竟然瘫坐在了地上。

  “这…这不是真的,这分明是有贼人冤枉儿臣啊父皇,”里面条条罪状皆指向太子,那些罪要是换成普通官员,满门抄斩也不为过,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认。

  太子神情有些恍惚,嘴里不住地念叨着:“不,这不是真的,我不认罪…我没有罪!”

  突然,他看到了站在一旁的盛琰煦,踉跄着起身走到盛琰煦面前,颤抖着的手指着盛琰煦的脸,“是你!是你对不对!是你想置我于死地然后取而代之是不是!”

  盛琰煦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太子再说什么。

  “皇兄,你冷静一些,”他试图伸手扶住太子。

  太子却狠狠地推了他一把,因为没有防备,盛琰煦连着往后稍了好几步,后面的小太监机灵及时扶住了他才不至于摔倒。

  “够了!”皇上终于发怒了。

  殿上的人全都跪了下去,天子发怒可绝非小事。

  “父皇,儿臣是冤枉的啊!”太子跪着挪到皇上面前,不知道是因为恐惧还是什么,双眼微红,噙满了泪水。

  皇上见状,心里也是极痛的。从小到大,他一直认为太子仁厚,能慈悲待人,将来定是个好储君。所以不管是太后养大的盛琰辰,还是文治武功皆上等的盛琰煦,都没能危及到他太子的地位。可惜…他竟然如此不知足!

  “那奏折里的所说,你可认罪?”皇上也希望那不是真的,但此刻他的心里无比清楚,那只是个希望而已。

  太子见皇上是真的生气了,一下子就没了刚才的气焰。但是嘴里还是低低地说着:“不…我没有罪…我没有…”

  盛琰煦很想问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眼下这局面,似乎并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

  门外的侍卫走进来,拖走了已经腿软的太子。

  太子下去的时候,还指着盛琰煦,用着微弱的声音不停说着,“是你…是你…”

  皇上明显已经疲惫,低沉着声音对黄世忠说:“你也下去吧,继续查,务必要查的彻底!”

  黄世忠领了命令,“是!圣上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此时大殿之上就剩下盛琰煦一人,他看不透皇上今夜叫他来的用意。

  没等开口问,皇上倒先说话了。

  “杨佑庭一案,牵扯势力众多。黄世忠追查的时候,发现了这些肮脏的勾当。”皇上指了指被太子慌乱中散落一地的奏折,安公公马上下去悉数捡起,给盛琰煦递上。

  盛琰煦拿起来细细翻看,这奏折上面悉数列举了一些与杨庭佑党羽的罪证,而其中几个大案子,竟然全都和太子有关系。

  除了与杨庭佑等人结党营私,科举考试贪污纳贿之外,最触目惊心的还是底下那本奏折上的内容。

  大历十五年,黄河决堤。朝廷派钦差大臣大规模整理河道,并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这个总理河道的御史开工尚未及半,却突然被免职。

  当时正是太子上奏,说其治理方式不端。皇上信任太子,便准许由他推荐的人接替了职位。可这个后上任的御史采取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主张办事,治理不成,反酿灾祸,百万生灵因此涂炭。

  后上任的人是杨庭佑的妻弟,在太子和杨庭佑的包庇下,所有的罪过全部归于天灾,这位钦差不仅没有受罚,甚至回来还升了官。修理河道的朝廷支出也不能完全对上,那笔巨款最终落入谁的钱袋,不难猜到。

  百姓们叫苦不迭,而他们的求救声在当朝太子和宰相的巨大势力下,是那么弱小。据说当地还曾爆发几场小规模的起义,也通通都被他们动用武力压制住了。多少百姓因此丧命,不得而知。

  而这些,皇上全都被蒙在鼓里,甚至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皇上最是爱民如子,这次恐怕谁都救不了太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