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相伴游-第4/8页
乍然听到这句话,青鸾的内心毫无波澜,黑暗中,他抱着她,她没有反抗也没有丝毫回应。
他想了想,很诚恳地说:“青鸾,你怨我也好,恨我也罢,我都认了,可是我还是不想失去你,我想补偿你。”
她沉默着,依旧一言不发。
他等了一会儿,慢慢松开了她。
“我想你了,想你想得睡不着,陪陪我!”他抵着她的额头,急促的呼吸喷拂在她的脸上,滚烫异常,晦涩不明的语调也夹杂着强烈的**。
青鸾没有说什么,目光低垂着,继而抬起双手来,主动去解他的腰带,她的手没有一丝温度,冰凉又颤抖着。
两个人都乱了方寸,你来我往着,很是疯狂的样子。
屋子里空荡荡着,飘着丝丝的烟火气,淹没了他们纠缠在一起的身影。
屋外,有侍卫守着。
不远处,乌拉那拉伊兰披着长衫,倚着廊柱,静静地眺望着天空中的一轮圆月。
胤禛三天三夜都没有出来,他一直呆在那个屋子里,和青鸾在一起。
第四日早上,屋门终于开了,所有的封锁顷刻间解除,屋子里搬出去的东西又重新搬了进来。伊兰来到了屋外,看着这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人影,有些茫然。
婢女们准备了早膳端了进来,胤禛端坐在桌前,青鸾正在给他打辫子,他双手扶膝,阖着眼睛似是在闭目养神,她唇齿苍白,动作却是又小心翼翼的。
结好了辫子,服侍他洗脸,用膳,两个人毫无交流,却显得很有默契。
胤禛用完了早膳,喝了杯热茶,起身准备离开。
青鸾上前行礼恭送。
胤禛握住她双手,定定地瞧了她一会儿,似是想说什么却无从开口。
她也抬头看他,目光却似一汪死静的潭水,没有丝毫波动:“我没事儿了,请王爷放心。”
他看着她不说话,眉心紧锁着。
她愣了愣,勉强一笑:“真的……没什么事了……”
“不恨我了?”他漆黑的眸子瞬间浮出忧郁之色。
她怔怔地看着他。
他皱着眉任由她瞧,半晌,骨节分明的手指抚上她银脆的眼角,神色渐渐缓和,又是从前那个面无表情,深不可测的胤禛,她眼睛一眨,眸中很快泛起一层晶莹的水雾,却赶紧别过头不想让他瞧见。他双手扣住她的头,让她不能动弹,就这么直直看着她水雾弥漫的一双眼,看着泪滴自眼角滑下,他埋下身,额头抵住她的额头,轻声耳语:“你一向温柔顺从,狠不下心,若不是我伤了你,你不会这般冷漠,青鸾,我知道错了,你打我骂我都可以,但不要不理我,更不要什么事都藏在心里,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给彼此一个机会,重新开始,好不好?”
青鸾低低抽噎着,顷刻间便是一场失声的痛哭,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就崩溃了,在他的眼前放声大哭,他紧紧抱住她,在这日光潋滟的清晨,嗓音沉沉的:“青鸾,我一直在这里。”
——
康熙五十八年九月,十四阿哥胤禵坐镇指挥,清军由青海、川滇进军西藏,前后夹击,驱逐了长年盘踞西藏的准噶尔势力,进驻拉萨。同时胤禵命令手下大将延信护送清廷新封**喇嘛进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至此,由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胤禵也因此威名远震。康熙帝很是欣慰,谕令立碑纪念其卓著功勋,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制碑文。
养心殿里,一封封捷报传来,落在了康熙的御案上。康熙喜出望外,隆科多在旁道:“十四阿哥骁勇善战,乃我大清之帅才良将也!”
康熙从奏折中抬起眼睛,定定瞧着他,沉声道:“帅才良将?可堪大清储君呐?”
隆科多一愣,忙敛声道:“诸位皇子文韬武略德才兼备,微臣不敢妄加断言,还需万岁爷圣裁!”
康熙笑了笑,若有所思着:“你呀,心思都写在脸上了,以为朕看不见。”
隆科多躬下身,肃声道:“微臣惶恐!”
康熙点点头,又道:“此番西藏一役,胤禵当居首功,可年羹尧打通入藏运粮要路,护送军备有功,朕也要好好嘉奖他,待他们班师回朝之日,朕要好好犒赏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