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8章-第2/4页





        学过了“漏粉”之后,就开始学选色、劈线和刺绣针法了。

        宫绣因为其用途的明确性,决定了它在选料上富丽豪华、不惜工本。

        在以前,宫绣的绣品地子和绣线都是蚕丝的,不过现在宫绣来到了民间,别说如今只是练习了,就是学成以后也不见得每一幅绣品都能用的起桑蚕丝。

        所以她们师徒现在用的都是最普通的绣线。

        在劈丝方面宫绣并不如苏绣要求那么细,一般只劈成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就可以了。

        宫绣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绣线配色鲜艳,它的选色配色跟瓷器中的粉彩相近。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青、白、黄、赤、黑为五色正色,在京绣中又分出上五色(红、绿、黄、白、黑)和下五色(紫、湖、蓝、粉、香)。

        虽然色彩丰富,但京绣讲究的是颜色间的协调统一,根据整体设计的需要进行调整,不杂不浮,端庄沉稳。【注】

        宫绣成品讲究平、细、匀、光,要想做到这几点,就得在针法运用上下狠功夫。

        例如绣珍禽异兽的时候,要想体现其毛发的蓬松柔顺、栩栩如生,就要用施针、滚针技法来实现;

        绣各种花卉草木的时候,既要表现花叶的纹理清晰,又要充分展现出花朵娇艳盛放之姿,需要用散套针法来刺绣;

        宫绣中最常见的龙凤,则要用盘金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皇族气派,华美富贵。

        ……

        宫绣艺术博大精深,轻舟越学越觉得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她真的就像一叶小舟入了大海,每天徜徉在五彩斑斓的绣线当中。

        专注做事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时光的飞逝,一转眼忙碌的秋天就过去了,北方迎来了第一场雪,农人们也终于进入了农闲时节。

        农民的所有应酬几乎都集中在冬季。

        没办法,春夏秋三季都是忙碌的季节,大家都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

        到了冬天,所有人都闲了下来,年轻人结婚、老年人过寿、走个亲戚串个门、大小节令外加新年,就算大人舍不得自己做,怎么也要给孩子做一件新衣裳。

        于是一入冬,轻舟的裁缝铺就又忙碌了起来。

        开业这半年,经过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的口口相传,轻舟裁缝铺的顾客已经覆盖了附近的好几个村子。

        大概是因为她在荣华乡拜了师,现在荣华乡那边也有人过来找她做衣服。

        于是,轻舟真的忙不过来了,她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小黑板——活计都已经排到两个月后了,这还是妈妈和大表嫂都抽空帮忙踩缝纫机的情况下。

        轻舟揉着酸痛的颈椎,想,这样下去可不行,是不是应该也找几个帮手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