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丹境一说



  至此,道人盘膝坐下,将道袍下尾搭在腿上,整个人的气息都深邃了起来,脸上带上了些许的慎重。

  另一边,那镖队众人颇有些坐立不安,他们拉车的骡马已经死了,其中还被吓晕了好几个,现在尽都醒了过来,在看到了躺在庙中的虎妖尸体时,心中更是胆颤。

  虎死威犹在,这并不是一句假话,那虎妖的尸体带着一股腥味,粗壮的胳膊腿哪怕是无力的搁在地上,也还带着莫大的威慑力。

  那对爷孙早就跟镖队一起靠在角落里,为这些方外之人腾出空间来。

  王均似未看见,只是吩咐肖芊芊将剩下的兽肉分了一些给他们,然后看着道人,起了话头。

  那道人面容红润,也不避讳众轮回者,对着王均娓娓道来,“居士有所不知,贫道入道已久,练气不说高深,倒也到了丹成无悔的境地。”

  “故老所言,金丹一成我命由我,感细入微,明察秋毫,能知天象,晓大限,故称真人。”

  众轮回者也不作声,只是细细的听着,在古代,武人的职称也各不相同。

  显然,这所谓的入道练气,就是武道大师的内煅腑脏一境,金丹真人正是混元如一武道宗师的境界。

  毕竟纸上看来的多少要失去些真度,如果能够亲耳亲眼见证一位濒临武道宗师的古代道人讲述一些当代秘闻,也是一道机缘。

  道人所言,倒是没有多少差错,王均静静地等待着他的下文。

  “所谓金丹,亦分上中下三品,丹成下品,不过是内外交汇,气力一致,虽已成丹,却如空中楼阁,一吹便倒,远远配不上金之一字,只能冠以虚丹一称。”

  元鹤道人目光掠过众人,心中隐生疑虑,但又刹那斩去,这诸多人杰神情坦荡,面相宽阔,必是中原人士。

  那既非邪魔又非外道,便是同道,许是哪家隐世洞天培养的不世出天才。

  稍停之后,他再次说起中品结丹,只是这次要比下品结丹更细致了许多。

  王均面露微笑,似是听到了妙处,不由抚掌,对这道人的好感倒是上升了许多。

  “丹成中品,却是气与血合,身与神合,虽有凭依颇具根基,看似纯阳在望,实则雾中看花,一吹就散,只能称一个气丹。”

  道人顿了顿,而后继续说起,“只有丹成上品者,周身不破不坏,神意满身,念动则力起,有降龙伏虎之能,也被称为丹成龙虎,纯阳有望,才能称得上是金丹。”

  他细细的讲着,说着自己调和阴阳的经验与步骤,暗思与假相,将自身道路一一道来。

  道人述完,王均也明白了道人的心意,但他并未直言,而是先赞道捧道,“道长的虚丹气丹金丹一说,让我等大开眼界,个中细末更是精妙。”

  然后他话语一转,“道长,且听我言。”

  王均口述站桩听涛,从呼吸到心跳,从心跳到血液,再从血液滋遍全身。

  道人细细的听着,渐觉不对,不由眉头微皱,而后又解,心下渐渐的提了起来。

  这一开始说的明显是道童入门的功夫,却又隐与血相连,与气相交,不过一入门功夫,却逐渐高深到了内外合一,假体一丹的境地。

  这,好深的功夫!

  道人额头有细汗溢出,又眼睛渐亮,整个人似在三伏天与大雪间反复。

  未到圆满,却隐隐内外相连,提前感受出丹境之能,一旦有成,那么修成金丹是水到渠成。

  “道友大才。”元鹤道人叹气,拱手,诚心诚意的赞道。

  王均回以礼节,微微一笑,他的路,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再加上后来些的时间,参考诸多武功秘术,又亲询圣者刘红,得到的信息已经足够多了,修成圣者只需水到渠成。

  他对自身的掌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出自于听涛桩的假丹技巧以及自身的精神让他将全身上下尽数囊括,外炼还需多久圆满,内炼还需多久圆满,甚至都可以列出百分比来。

  ……

  这具虎尸被元鹤道人带走了,他在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它,这是他的路,一旦放弃,有生之年内想要再寻另一头虎妖怕是很难很难了。

  他扛着虎尸,连夜出了庙宇,临末,他告诉王均,在淮河一带有蛟龙出没,他要去的地界便是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