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分水镇小囡
陈子墨驾马,儿了和朱允炆坐在车里剥莲蓬。
三人走了六天五夜,前面就是太湖,而他们即将到达的,是太湖北边的一个小镇子——分水镇。分水镇虽然小,却也别具一格。
朱允炆嗅嗅鼻子,掀开马车的帘,探头又去嗅嗅,说道:“什么味道?”
“抬头看看。”陈子墨笑着说。
儿了也掀开帘子,与朱允炆一起抬头看向这小镇的街道上方。
之间一排排房屋檐上竟是深深的碧绿一片,在阳光下亮得脆生。眯起眼睛仔细打量,是一片片圆大的荷叶被绳子串起,挂着晾晒。烘出弥漫的还带着泥土味的水塘清香。
“再仔细闻闻,还有没别的。”陈子墨接着说道。
“炒谷子?不过有些糊了啊。”朱允炆怀疑地说。
“玫瑰、洛神、决明子。”儿了报出几种常见的草药。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太湖北边盛产荷叶,尤以七**月的荷叶品质为最佳。这时已过了梅雨季,家家采摘荷叶晾晒,倒也不怕发霉。荷叶晒干,细丝、宽丝、大切片、烘焙皆可,辅以其他草药或直接泡水冲茶,有祛火瘦身的功效。”陈子墨说了一长串,儿了和朱允炆也趴在窗边,看过了街上一长串晒药炒熟的光景。
“果然这儿的人都要瘦几分。”朱允炆感概,“我也要买来冲茶。”
“呵,”陈子墨回头看他,打趣道:“没听说过逃难的人还要减肥的。”
“噗。”儿了不由自主地笑了,而后抱歉地掩住了嘴角。
“除了泡茶,把辣椒、酱油、花雕酒腌好的五花肉和用麻油炒半熟的香米和在一起,铺上新鲜和叶一起蒸,就成了香酥糯软的粉蒸肉。”
朱允炆咕噜一声。
“两广地区的荷叶还有一种特别的做法……”陈子墨故意停了下来,转头去看路边的集市。
“还有什么做法?”朱允炆果然追问。
“咦?那边是卖什么的?”陈子墨伸手指出去。
“你先告诉我荷叶的做法……”朱允炆扣着马车前的木板门。
“等以后有机会带你吃,下车吧。”陈子墨挥手,旅店门口的马保挂着笑脸迎上来接过缰绳。
儿了站在三蹬水磨石台阶下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这座两个层楼高的小旅店,然后跟着走了进去。
“几位公子,要几间房啊?”一略微发福的带着黑眼圈的中年男子从褪色的柜台里面走出来,搓着手问走在最前面的陈子墨。
分水镇是座不甚出名的小镇子,虽然历史悠久,却不在京杭一线上,所以很少有旅人驻脚。这座店看起来有五六年没有翻新过了,而且只提供住宿茶水,不提供吃食。好在看起来还算清洁宽敞,陈子墨众人怕在这镇子上也找不出来什么其他的歇脚的地方了。
“两间。”陈子墨规矩照旧。
“三间吧。”朱允炆拉拉他袖子,小声说,“这一路上也没什么事,我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陈子墨点点头,对中年店家说道:“两间通风向阳的上房。”
那店家咧嘴一笑,露出黄牙,“弟弟都这么大了做哥哥的还不放心啊,咋们这床小,挤着睡多憋屈。”看来客是真的太少,老板想极力多卖出一套。
陈子墨盯着他不说话。
“这……”那男人怂怂地缩了脖子。
“不碍事的。”儿了对那男人笑着说道。
老板像是在洞穴中看见了出口的光亮,
点头哈腰地领着三人上了二楼。
陈子墨依次检查了并排的两间屋子,并且巡视了一圈二楼其他都是空的房间,回到自己的屋子,才放下行李。
他推开窗户,窗下是几步宽的草地,再外面是一畦水塘。水塘边上坐了三三两两的人,有的在抽着水烟,有的在剥莲蓬,还有一伙儿妇人卷着裤腿儿站在水塘里一边讲着闲话一边用棒槌敲打着衣服。
吸引他目光的地方,此刻传来气喘吁吁的“嗬嗬哈嘿。”
那是一个小女孩,脑袋上一左一右扎着两撮朝天揪,从背影看起来弱弱小小的,可手里拿着一只跟她自己差不多高的又粗又长的铁棒子,扎着马步,一上一下挥舞着。嘴里嚷着清脆稚嫩的喊声。
“小囡啊,你起的比公鸡都早,现在快晌午了,该歇歇了吧。”
“这孩子,天天在这练那铁棒,都魔怔嘞。”
“哎呀,小囡啊,你说你耍这有啥用,那小嫩手磨得一手茧子,跟我们这些老婆娘似的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