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疯狂的囤粮-第3/3页



仅一个月后,苏、松、湖等地遇大雨洪灾,米价涨到四石一两。

丁毅无法预知一个多月后的事情,但他这一路过来,已经发现国内米价越来越高,瞬息觉的赵大山在大员卖了三十万石是血亏。

丁毅一月从大员出发,四月才回旅顺,一路上跑了沿海所有能跑的城市,带回工匠和家属六百多人,医士和家属两百多人,然后分别安排到济州和复州,金州等地。

四月十六日,丁毅在登州总兵府,召集旅顺,皮岛诸文官,和部份大将,甚至济州钟镇奴,魏继业也到了现场。

这次主要召集文官和后勤负责人,师级武将,大部份驻守武将没有动。

登州,来州,旅顺,皮岛,济州都是先汇报了过去一年的数据。

登来两地的百姓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五万,基本恢复到孔有德兵乱之前,其中有十万左右,是近几年的引流移民,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流民更多了。

登来两地通过重新丈量,两府共计粮田二百九十万亩。

这时的税赋标准在去年年底改过一次。

以前丁毅和明朝一样征数,百姓五升,士绅三斗。

去年改为税成,即胶州所用的那种。

“凡田十亩之内,税二成,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十亩以上,五十亩内,税二点五成,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五十亩上,两百亩内,税三成,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两百亩以上开始实行固定税,两百到五百亩,税三点五成,按每亩两石产量计,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五百亩以上,一千亩以内,税四成,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一千亩以上,两千亩以内,税六成,若遇天灾等,不可减免。”

“两千亩以上者,税七成,无减免。”

就是越有钱,亩越多,收的越多,但如果家里有当兵的和吏员,都能减免。

百姓税赋很低,也很受欢迎。

因为这边的百姓除了两成税外,没有其他负担和其他税赋,特别是明朝的徭役,曾带给百姓沉重的负担,明朝出徭役都是百姓自己带吃的,还得免费干活,有钱人则可以用钱抵消或让人替代。

登来两地则不一样,当地百姓出徭役都由丁毅提供吃,还会有银子,虽然银子很少,但也让老百姓乐意去干。

丁毅在登来的很多工程,建水渠,打井,修河道和道路,都是找当地百姓,供吃发银。

他前期这么干时,有些官吏还不理解,你发动百姓干活,给口吃的算不错了,还要发银?

要知道这些水渠,水井,河道,道路都为百姓做的事啊。

但丁毅坚持发银,每人每天一分银,一个月才三钱,根本不多,老百姓有吃的,有钱拿,干活也卖力,效率高,各种工程质量好。

前两年丁毅在登来两州为修建水渠,河道,还有大量挖井等,共花了一百万出头。

如今他们可以看到效果了,现在大明各地开始出现旱灾,而登来是受灾最小的地方之一。

登来有水,老百姓就受灾小,受灾小了,粮田就有产量,有了产量,丁毅就有税收。

丁毅已经明显到明亡前的各种灾难要到,以后的米价只会越来越高。

他要囤粮,疯狂的囤粮。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