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再练新兵-第2/3页



估计崇祯心里,也怕丁毅在杀良冒功。

丁毅不按实报功,一是他真的没杀到多少后金兵,也不愿意报上。

二是他不想过早显的自己实力很强。

让崇祯知道你丁毅都能野战上万后金军了,那还不赶紧去宁远锦州?

那他还怎么苟?

眼下这情况,你说崇祯要突然调他去宁远锦州,他走还是不走?

走的话就失去根基,一切化为乌有,旅顺的所有,成为别人的东西。

不走的话,等于抗旨,马上就变成第二个毛文龙,搞不好明庭都要派兵来打他。

所以丁毅眼下只能苟,苟在旅顺拼命发展。

8月10,丁毅又召集大伙开会。

前世他很讨厌开会,单位和学校都是动不动开会,有时一天要开几个会。

所以到了大明朝后,他尽量少开会。

平时他与诸将在一起,能单独说的,都会单独说掉。

但有很多事,还是免不了要开会解决。

尤其是战后开会,这是旅顺营的传统。

打过一仗后,丁毅就会召集诸将,甚至百户,把总以上的中层军官一起来。(以前兵少的时候,叫过总旗,小旗。)

大伙坐在一起,讨论此战的得失,有什么要改进的。

1营和3营这次对战的是汉军,而且出乎意外,汉军比蒙军打的还好。

毛信率先道:“汉军的打法,有点克咱们。”

“他们用马来挡铳,还有人知道趴下,如果将来后金军都学会,在我们打铳的时候趴下,那效果,就要大大折扣。”

“抵近之后,与咱们铳兵对射,是对我们这次伤亡最大的地方。”

“还好他们不是蒙古人,射术不精,不然我们伤亡还要大。”

“而且这次我们提前选好战场,提前做了准备,还在地上挖了坑。”

“以后,随时在野外决战,战场也是随机选定,那敌兵攻进我们身前的时间和机会,将更大,伤亡也将更大。”

众诸都点头。

尽量他们看不起明人降将,但不得不承认,当天后金军中,李率泰那部,打的最好,也给他们最重的伤亡。

丁毅笑道:“这个暂且还不是问题,以后咱们是要配野战炮的。”

“有了野战炮,几里之外就可以开始攻击。”

“按我的想法,像今天这样的大战,五千人以上的规模,我军,最少要配一百门炮。”

“远程用野战炮实心弹,近了用霰弹,再近用铳。”

“三轮打下来,能冲到我们面前的后金军也不多了。”

“而且我们要造车,可以拖炮带粮。”

“临战围车阵,一样和坑似的,能起到阻止敌兵上前的效果。”

众人听完,皆是大喜,若真如丁大人所说那样,旅顺兵马,真的很难打的。

会上大伙纷纷畅所欲言,分析此战得失,总体来说,明军打的不错,汉军也不错,但他们不能骄傲,因为这次最强的后金兵并没有上。

丁毅估计自己上次和阿济格说的话扎心了,这家伙想保存实力。

会后丁毅决定,从皮岛接人过来。

眼下旅顺人口压力挺大,养活四万人不容易。

但丁毅需要更多的人口。

南关口一线的防线守住,短期内后金不可能打过来。

他可以再接受一万人。

原本他与徐敷奏说好,明年再收,因为明年他的囤田能产粮了,不用花钱去购粮。

可后金兵突然打过来,给了他强烈的危机感。

必须要马上添加人口,马上暴兵。

明年的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一万战兵。

只要有一万战兵,五千辅兵,丁毅就敢占金州。

占了金州,他的地盘就大了两倍有余,能容纳更多的辽民,囤更多的田。

有更纵深的防御。

为了占金州,并能守住金州。

他要求,匠作局要加快火炮的制造,以前他没重视佛朗机,这次战后发现,等敌军近后,用佛朗机打一通,效果将更佳。

佛朗机的有效距离在两三百米,这个距离正好是火炮与铳的空隙。

所以丁毅要求匠作局不但要造野战炮,还要造佛朗机。

眼下鲁密铳的制造速度可以稍微慢下来一点,调配相关人手去造佛朗机。

李忠义没有犹豫,重重点头,但他现在没说一个月能造多少。

建设司和后勤司又要运作起来,为接收一万辽民准备。

盖房子,囤田,都是未来几个月的大事。

散会后,各部就要从旅顺现有的人里,挑选四千精壮,开始训练新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