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曹操救驾-第2/3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原本不愿意离开甲胄掩护的士兵有些意动,刚打算跟校尉冲杀,数十步外的芦苇荡中传来人声。
“奸佞何苗,阴结阉宦蒙蔽中外,今日我等只欲取其项上人头,其余人可自行离开,如有助纣为虐之人,下场有此为鉴。”
说罢,芦苇荡中丢出了十多具尸体,本来已经被金钱勾动的士兵打消了念头,顾不得校尉的命令,拔腿就跑。
实际上芦苇荡中并没有那么多贼人,这十几名士卒悄然掩杀至此,也让劫道的人付出了十数条人命的代价。校尉也知贼人必是虚张声势,但空口白话哪里又能劝动那些已经离开的人。
何苗的队伍中现只剩下不到三十名饥肠辘辘的私兵,这些人的家小都生活在何苗的封地庄园中,对何苗有足够的忠诚,但也仅限于忠诚,就连何苗也知道,凭这点人很难冲杀进芦苇荡中。
若何苗是员猛将,倒能带着部下冲杀进去,可他这具身体虽比穿越前的要健壮一些,但怎么也够不上猛将的边。何家三兄妹个个都是上等面容,何太后因姿色得以受灵帝宠爱,何进一开始也因仪容得以进官,何苗不必多说,也是能被女子抢破头的容貌。
也就是何进官至车骑将军、爵封济阳侯,何进瞧不上寻常人家女子,而高门大姓又不愿与这屠户出身的外戚联姻,这才让他已近而立之年也没能婚娶。
现在说这些事没有什么作用,敌人不会因何苗的好容颜就饶其性命,强弓劲弩都拉出来了,要真追究下去,这可是宜家灭族的大罪,更别说何进现在官至大将军总揽朝政。
随着一轮轮箭雨落下,围绕在何苗身旁的私兵也越来越少,一具具尸体慢慢垒在他的身前。
何苗的身上没有被箭矢所伤,但他的神智已经被眼前的血腥侵蚀,被吓得说不出任何话来,即便接受过一千八百多年后的教育,这样的场景何苗也只是在电视剧或电影中见过,未曾亲身经历。
就在众人以为都要亡命于此时,去往洛阳城的方向,一支千数人的部队听到了不远处传来的金铁声。身跨战马的统率对左右耳语两句,传令官挥动旌旗,千余人分成了两组队列,直插前方。
何苗缓过神来,刚打算动脑子谋取一条生路之时,就听见身后接踵而至的脚步声。他还以为这是敌人的援兵,却没想到这些身着盔甲的士卒绕过他们,径直奔向芦苇荡。
不知何时,一匹战马晃悠悠地走到离何苗不远的地方伫立着,紧接着,芦苇荡中出来一名军士跑到战马旁边。
“禀告将军,我军击毙贼人三十四人,并未有活口。”军士铠甲上还沾着血渍,单膝跪地汇报军情。
曹操很郁闷,临近傍晚收到调防命令就收拢麾下赶往城外,为此还派人从女闾中揪回了两个将校。队伍出城不久看到溃逃的兵士,还以为周围有黄巾余孽聚众作乱,本以为这是立功的好机会,却没想到只拿到三十四个人头。
后来看到有私兵聚拢在护着人,又以为是哪家高门家眷淑女遇险,还想一闻芳名,可没想到等私兵散开,其中的人竟然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容貌秀丽的男子。
一个有家世,容貌又姣好的男人,不就是他曹孟德在洛阳城中潜在的情敌吗?不过这男子好像并没有什么本事,带着比贼人还多的官军私兵,竟被人打得四散而逃,说不准还能去他的家宅,让他的夫人好好见识见识什么男人才能叫盖世英雄,哪种男人才能出将入相。
正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别人替自己养,曹孟德还沉浸在臆想中时,一声叫喊打断了他。
“我家大人请将军移步一晤。”来人是何苗的私兵。
“什么大人?本将军为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何人敢让本将军前去。”曹操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自己救了这小白脸一命,还敢拿架子。
“我家大人乃当朝车骑将军。”何苗的私兵刚说完主人官位,不远处的何苗听到曹操自报名号后,已经走了过来。
“真是闻名不如一见,在下早就听闻曹孟德刚毅果敢、嫉恶如仇,有翟超、黄浮之风,今日一见,将军风采更胜传闻。”何苗想着结交曹操,脑海中不自觉就浮现出这段话语。(注)
“不敢不敢,下官当不得如此赞誉。”曹操刚回京两年,这两年也谨小慎微、深居简出,不似年少时那般轻狂,没认出来何苗也情有可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