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五】地狱空荡荡 魔鬼…
“是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吗?”我问道。
白慧使劲地点了点头,差点把桌子上的咖啡都打翻了,“对的,感觉就是那样。”
“那些人还一直问她,为什么不反抗,谁十四岁的时候,敢反抗一个那么强壮的成年男性!”
鲍国民编制了一个巨大的圈套,他慢慢地引诱着猎物入圈。
他不但侵害猎物,还用让人迷惑的话语,去欺骗猎物。
让对方相信,他们是因为爱才在一起的。
如果反抗,就是在放弃爱。
“你说,鲍国民会有报应吗?阿茵死了,他却娶妻生子,毫无愧疚之情,难道学法律的坏人,真的可以逍遥法外吗?”
面对白慧的质问,我竟一时哑口无言。
良久,我回道:“就算法律没有制裁他,也不代表他永远不会有报应。”
……
离开咖啡店后,我回到了部门。
上官祝正在和秦寿在门口讲话,嗓门非常的大,生怕大家听不清楚。
“我去找鲍国民,这家伙现在还在当律师顾问,我问他你知道林茵自杀了吗?您猜他怎么说?他说人又不是他杀的,别烦他。”
上官祝的语气,似乎还有些得意洋洋。
秦寿用报纸敲了敲他的头骂道:“蠢货,你不会激怒他吗?这样怎么有热点?”
上官祝毫不在意被打,满脸堆笑道:“怎么没激怒他,我骂他是杀人凶手,问他难道良心不会痛吗?”
“哈哈哈,孺子可教也,那他怎么回你的?”秦寿摸了摸他的大肚腩。
“他说要告我们朝日侵犯他名誉权,还说要让我等着瞧
秦寿:“……”
我没有理会这两个一唱一和的人,径直地走进了办公室,开始整理我的报道。
……
林茵的自杀事件,果然在网上爆发起来了。
很多人表示,林茵其实就是死在整个社会的冷漠之上的,并自发地为她送行。
说来也讽刺。
她生前是一个褒贬不一的人,但死后,所有批评的声音都缄默了,骂她的那批人,或许也是现在夸她的那批人。
一家叫绿城新闻的小报社,就因为发布一篇《林茵之死,是恋父情结的终结吗?》被无数人民怒骂。
消费死者是新闻界大忌。
而这家报社的主编,据说也直接引咎辞职。
相比之下,经济新闻的那篇《鲍国民,一个“侵犯”了我们心中正义的人》却火爆全网,被多家媒体疯狂转载。
不过,我们朝日新闻的《X侵受害者的黑夜何时能迎来光明》也获得了不少好评。
这也让秦寿一整天都乐得合不拢嘴。
主流媒体纷纷痛打落水狗,怒斥鲍国民的恶行。
反正口水不要钱,如果能淹死他的话,他估计已经死了几遍了。
但鲍国民,却向十几家主流媒体发出律师函,表明,不实言论对他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他在博文上写道:“雪崩之前,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网络暴力只要敲敲键盘,但造成的伤害,是不能弥补的。”
很多网友在他的博文下回复道:
“我就是要做最大的那片雪花,压死你个禽兽!”
“笑死我了,你个弓虽女干犯还卖惨?”
“你怎么有脸生活?不应该下地狱吗?”
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鲍国民甚至公开接受电视台采访,回应民众。
“这件事情,已经给我,还有我的家人,造成了三年的伤害了,我的同事、朋友和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人品非常好的人。”
“但很多人,却拿着一些一面之词,就四处诋毁我,愚蠢的人,总是会偏听偏信。”
【可你从来没有认错过,在对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做了那些事后,可能大家就是想听你说一句道歉的话。】记者感慨道。
鲍国民面色严肃正义,“时间久了,大家会看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很多人处心积虑,不过是想利用网络媒体,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裹挟司法机关,想利用舆论,来干扰司法,这是极其愚蠢的。”
“这种诬告加疯炒模式,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只会对联邦的司法环境,造成可怕的破坏。”
在接受完采访后,鲍国民走出电视台。
结果却被几个愤怒的年轻人,推倒在地。
鲍国民身强体壮,爬起来就要反抗。
但那几个年轻人也都是悍不畏死,跟他打了起来。
其中一个年轻人,拿起准备好的酒瓶子,就往鲍国民脑袋砸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