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献珍宝再获圣宠-第2/3页





    安禄山说着,将一个精致的盒子献上。

    內侍将盒子呈上。唐明皇打开盒子,银光四射,一个圆溜溜的透明玉石呈现在眼前。细看那玉石,中间有一个女子身穿五彩舞衣,手拿琵琶,翩翩起舞,甚是绝妙。

    “果然是宝物。本宫很是喜欢,安都督不只是有勇有谋,而且还是个用心之人。不知安都督有几房家室了?”杨贵妃高兴地看着“白蜍”,问道。

    “臣的夫人已经过世了,如今只有两房妾室。”

    “正好,本宫的一个表姐孀居在家,我寻思着为她找一个好人家嫁了,这不,就碰上了。本宫想为你做媒,不知安都督是否愿意?”

    “臣能与贵妃的表姐成连理,也是臣的福气,臣十分愿意。”安禄山高兴地跪在地上谢恩。

    “这样更好了,朕为你们赐婚,三天后,成婚礼。爱妃,你看如何?”唐明皇笑着征求贵妃的意见。

    “臣妾谢陛下,一切由陛下做主。”

    三天以后,安禄山风风光光地迎娶了杨贵妃的表姐。

    王成跟随安禄山风光了几天,趁闲暇时间,带着几个亲随回到家。

    王成的父亲得知儿子在外不仅没有受到委屈,反而在军中做了官,十分地高兴,大摆了家宴。

    “父母不要挂心,成儿不是以前的浪子了,我跟了大都督,为国家效力,谋了正差事。如今大都督深得朝廷信任,娶了贵妃娘娘的表姐,我又因献宝立了功,前途一片光明。”王成胸有成竹地说。

    “你能有个好差事,为父心里高兴。只是在外谋事,凡事要三思后行。”

    “姐夫现在怎么样了?”

    王成想起了王维。那次因为自己的过失,牵连了姐夫,今日回来也不知道姐夫如何了。

    王在晋叹了口气,喝了一杯酒,说道:“你姐夫被贬济州,后来又到淇上,几经周折,如今任职殿中侍御史知南选事,外出办差了。”

    “姐姐呢?和姐夫一起吗?”

    大家顿时没了声响,王成的母亲转喜为悲,流起泪来。

    王成觉察出不寻常的气氛。

    “父亲,怎么回事?”

    王在晋哭丧着脸,没出声。

    “你姐姐…她…她…去了…呜呜…”母亲抱着外孙女忍不住哭了起来。

    “什么!怎么会这样?快告诉我!”王成根本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家人的反应证实了姐姐的噩耗。

    “你姐夫在外宦游漂泊,你姐姐和孩子在这里生活,本来好好的,可是那年冬至特别冷,你姐姐生了病,一病不起,结果就…哎,过去的事别提了,明日你去你姐姐坟上上香去吧!”

    王成眼里闪着泪花,沉重地点了点头。

    第二年春,王维便从岭南北归。此行王维例行公事,为朝廷选拔人才二十九人,取开元二十九年之意。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润州。王维想起了瓦官寺的璿上人,南行的时候,王维从此经过,与璿上人有一面之缘,当时就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决定在瓦官寺停留一日。

    那瓦官寺兴建于东晋,因顾恺之画维摩诘像闻名。王维研习佛法已久,只是始终没有看破红尘,如今能见上高僧心里如何不喜?

    王维来到瓦官寺,璿上人恰好外出云游,王维只得暂时住下。当晚在寺里用了晚斋,王维便和小明子回到客房。客房里书架上也有一些书籍,都是佛经类,王维翻了几本,看到有一本是《菩提偈》。王维翻开看:

    其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其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四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主要是讲五祖选六祖的故事,神秀和惠能各出偈语,结果惠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胜出。看了一会儿佛经,顿觉无聊。他想起了南选途中遇到的三位新朋友,虽然相聚短暂,可是印象却十分深刻。于是他命小明子准备笔墨纸砚写下三首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