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蒙古人蓄发?(求订阅!)-第2/2页
这还不算,李永芳与孙得功还就此唱起了“双黄”,李永芳假意投降,而孙得功也是假意效忠。
终于,伴随着广宁之战的爆发,这次不为人知的投降,给王化贞、给熊廷弼、给整个辽东战局带来巨大的影响。
从西平堡撤回的孙得功直接杀到了广宁城,并且迅速控制了广宁,大肆宣传前方已败,广宁不保,同时率部大肆清洗城内官员与继续抵抗的明军。
王化贞见势不妙,只得弃城而逃。
孙得功阵前倒戈,进而控制广宁,成为压断“经抚不和”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管是出于气愤,还是为了发泄长久以来压抑的不满,熊廷弼做了他一生之中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放弃关内所有的堡垒和据点,军民全部迁入关内。
此举让明朝经营多年的辽东地区可以用毁于一旦来形容,而被迫南迁的军民也在沿途不断遭受后金和蒙古军队的劫掠,遭受了灭顶之灾。
基于这一历史因素,孙思克投降前景不明,不到万不得已不投降。
投降的话,也不知道朱克臧会不会看在他汉化有功,留他一命呢。
战场容不得孙思克多想。
在明军将一道道由数千弹丸汇聚而成的死亡镰刀推送出去的同时,准噶尔人也回敬于如雨的弹丸和箭失,没错,就是箭失!
尽管准噶尔人在孙思克和前任大汗策妄的努力下,大多已经换用火枪,但在这场压榨出准噶尔人所有力量的战场前,挽着弓箭上阵的士兵并不是少数。
当然,这些能在战马上拉弓射箭的,都是没被排枪打中的幸运儿,他们人数稀少,因为全程被明军步兵压着打,心里有一把火,只得通过弓箭发泄出去。
但这些箭失大部分都只起了给战场配音的效果,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那是箭失打落在前排大明劲旅的精钢盔甲上弹跳的声音,这让战场的声响不再那么炸裂和单调。
郁起隽笑道:“不错的配乐,不愧是能歌善舞的蒙古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