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为了大清-第2/2页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康熙朝大部分能臣猛将的宿命。
姚启圣这个福建总督后来的命运就特别惨烈,明郑一倒下,他也跟着倒下了。
为什么呢,但是因为他不是真满洲,所以他立的功越大,就越让一些人忌惮。
于是在夷州岛被收复后,姚启圣不光没有进一步加官进爵,还差点就成了罪人。
按理说,姚启圣作为开辟疆土的一大功臣应该受到无数的嘉奖和称赞。
但这一切,都在康熙二十年四月,左都御史徐元文的弹劾里没有了。
在这份弹劾里,徐元文列举了姚启圣的“七大罪状”,其中包括:借司库银十二万两经营私利,克扣军饷,搜刮民膏,苦役人民,强抢民女,在收复夷州岛问题上犹豫不决,疑似养寇,质疑姚启圣的攻敌方案…
一条条罪状清晰明了,仿佛这位御史一直就待在姚启圣身边一样。
因为夷州岛已被平定,他已经没什么用了,朝中也没人帮他说话,康熙虽然没有治罪他,但还是让他背上十二万两的巨额债务。
长期心气不顺,再加上他年事已高,所以姚启圣在夷州岛被平定不久后,便因病去世了。
万正色不知道后来的事,但他心里门清着呢,明郑不倒,他这个水师提督就能继续当,明郑没了,他的权力也就没了。
也难怪历史上那么多养寇自重的案例。
对一些人来说,这哪里是寇,分明是让朝廷给他们爆金币的金山银山!
“大人,为了大清,我再敬你一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