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那一盏灯-第2/7页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只要有了希望,未来的一切,都不是事。
陈灿现在依旧很忙,除了在半导体研究所待了一个月外,其他时间,几乎就没离开过无线厂。
电子工业园项目,目前已经在如火如荼展开了,目前新建的集成电路工厂已经完成安装调试,但是最少还要一个月才能小批量量产,两个月才能正式走上正轨。
里面所有设备,都是一点点从辽沈各地蚂蚁搬家似的运过来的,陈灿的技术支持,让从前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除了集成电路工厂外,目前还有一个项目也差不多也可以投入生产了,那就是音响厂。
这个年代的音响太贵了,这是陈灿心中一根刺,他必须拔出。
音响问题,除了价格原因外,这也是无线厂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循环,所以坚决不能少。
目前它的研究方向,有两个,大喇叭音响和有线耳机。
对,就是有线耳机项目,才是无线厂接下来主抓的项目之一。
这个项目,其实陈灿一直就想搞,之前条件和资金不成熟,如今啥都有了,陈灿立即就上马了。
宁江牌的袖珍收音机,第一代产品,目前并没有耳机孔,原因很简单,耳机比收音机贵多了!
这个年代流行的耳机,还是那种头戴式耳机,几乎全世界都在用,挂在肩上,又帅气又威风。
陈灿真正需要的,是那种两条简单的线,揉成一团能装进裤兜里,插上耳机,耳朵里随时随地都能听音乐的有线耳机。
耳机技术对陈灿不算太难,唯一的难度就是小型化,便携化,这个年代,要把一种产品做成小巧精致,也是一种难度呀!
技术难,就代表成本贵,这点肯定是陈灿无法接受的。
所以需要技术革新,一切都得重新研究。
磁带生产线,经过黄江的催促和辽沈方面的努力,如今也有消息。
小日子到愿意出口,但是要的价格非常高,而且还需要华夏方面进行某些方面的交换。
所以上面暂时还没谈拢,国内还没有进行真正的改革开放,外汇太宝贵了,每一次谈判,都需要时间。
陈灿已经和黄江商量了,在今年的十月广交会上,宁江无线厂将进行参展,黄江已经答应,会把参会名额搞到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既然上面没外汇,那就自己赚呗!
十月离现在还有三个月,到时电子表项目,已经能量产,陈灿也准备把电子表,当成这次广交会上的主打产品。
第一代电子表,是摆动式电子手表,用电磁摆轮代替发条驱动,五十年代末由瑞四研制。
第二代电子表,是音叉电子手表,它是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结合的初步尝试,由老美研制。
第三代电子表,是指针式水晶电子表,这也是国内老百姓最熟悉一种电子表,就是石英电子表。
这是小日子研制的,这种电子表已经有集成电路的影子了,技术含量非常高。
但是这种电子表的价格,依旧非常高,因为石英电子表的出现,差一点把瑞士的百年手表行业给干瘸了!
而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第四代电子表,它就是科技含量最高的电子表,一种液晶显示式电子手表,它就是全电子化手表,真正的集成电路代表之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