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请李重进吃饭



    听了李重进的话后,李煜表示同情的略微头道:自古就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说,李兄赶上这一趟灾祸虽不幸,但能够保得性命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钱财虽好乃是身外之物,丢了,还可以再挣回来,但若是人命丢了便什么都没了。

    李重进听了李煜的话,心中感慨道:殿下说的是这个道理,但是李某现在虽留得了性命,可两手空空下,对于未来之路却是很茫然,不知路在何方啊。

    李煜听了他这么说,只是微微一笑,就说手中掌握赚钱门路的数量,在这个世上若是他李煜说第二,还有谁敢说第一。

    他便要指条明路给李重进走,就道:李兄可听说过四海商行?

    李重进就着酒意,略一思量,似乎想到了什么,对李煜道:殿下难道说的是最近两年才兴起,而生意却做遍了大江大河南北的那个四海商行?在下也在江湖闯荡了好几年,还没孤陋寡闻到不知道这四海商行的地步。

    他想了想,接着又道:这四海商行,虽然传名较短,不过依仗着手中掌握了大量的各种货源,比如说南方的丝绸、茶叶、食盐,还有那被各国的权贵富豪们喜欢的冰翠、北方人特别是胡人喜欢的烈酒、听说还有上好的武器铠甲等等,所以生意在各地都做的很大,那挣的钱可以说是富甲天下了吧。

    吃他这么一说,李煜有点小得意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要知道这四海商行可是他李煜为了将自己麾下的各个作坊中的产出商品行销各地而建立的敛财工具啊。

    虽然李煜为了安全团结,本着有钱大家一起赚的原则,给商行实行的是股份制。有大大小小的股东无数,其中就有李煜手下核心的文臣武将们,还有在南唐朝廷里有影响力的大家族。当然这些都得是被李煜评定为自己人或是可以拉拢的对象,从皇帝李昪起到各王公大臣都占着多多少少的股份。不过商行最大的股东,还是他李煜,绝对的经营掌控权当然还是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放心,其他人只是等着年底分钱而已。

    李重进又道:这四海商行在河东太原城中也是建立了分号的,听说不久前,当地分号的掌柜向北平王进献了一方神镜。这神镜比之我们平时使用,照人模糊不清的铜镜来,可以将人照射的分毫毕现,我且听说就这一方半尺大的镜子就价值万贯,且就是有钱也一镜难求。北平王将此镜送与北平王妃,就连平时节俭贯了的北平王妃也很是欢喜,还当面谢过了四海商行的掌柜,从此北平王对四海商行的人很是善待。如此的识时务,这四海商行在河东怎么能吃不开呢。

    李煜见说就道:也许李兄不知,这四海商行的东家现在正暂住金陵,我与他也算相识。若是我跟他说将四海商行在河东的地区经销权也让与李兄一块,相信他还是会给我这一份薄面,答应的了的。这样的话,岂不比你冒着莫大的风险,南北奔波来的强。

    李煜这几句话可把李重进给说懵了,醉眼中带着疑惑的问道:殿下你这地区。。。那个经销权是啥意思,在下驽钝没没听明白,有了这个所谓的经销权,就能比跑商还来钱?

    李煜哈哈一笑道:都怪我没有说明白,我说的这个地区的经销权,也是当初在金陵时,四海商行的东家说给我听知的呢。大概的意思就是,比如在河东,节度府下有十几个州这么大块的地方,四海商行总不能每个州都设置商铺吧,那全天下又有多少个州,这得要开设多少的铺面招募多少的掌柜和活计?俗话说的好,人多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林林总总的又都有海量的货物和钱财出入,假如用的人不得力,这损失可不就大了?这东家又哪有这个心力去管那么多人。所以他就想了一个方法,就是只在各地区重要的城池建立商号,比如汴梁、洛阳、长安这样的大城,还有就是各节度使的府治,而其他的附近的州府只找当地比较有权势的人做下家,由四海商行提供货物,交给选定的下家发卖,当然利润便是大家五五分成。

    李重进听到如此,也不知是激动还是酒喝多了,两眼发红,只是呆呆的瞪着李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