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金陵来信
第二天张家三兄弟准时由张雄领着到刺史府来报道,在再次感谢李煜对自己的三个儿子学业的照顾又对三个儿子一番嘱咐后,张雄便去自己的办公场地办公去了。
张礼张仪和张仁这三小就跟在李煜身边,但是却没有等来他们预期的书桌书房四书五经加老夫子。李煜早带着他们溜达出刺史府,坐着马车满海州的跑。当然也都是有目的性的,他们不是在各正筹办的工坊间穿梭就是去海州港建设工地转悠,间或李煜还会跟各项目的领头负责人碰个头来了解情况,掌握进度。
对于三小关于学习方面的质疑,李煜给的回答就是实践出真知那一套理论,直让这三小子听的云里雾里的。不过他们三个原先也不是好读书的主,相较而言更喜欢跟着李煜这样的转悠,也让他们见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稀奇事物。至于关心读书的事,也是怕他们的老子以后过问时不好回答,现在既然海州官最大也最聪明的郡王爷都这么说了,也怪不得他们三个不去啃书本了。
后面的日子除了公事,李煜也常带三小去李元清家逛逛,说好的要跟李元清学功夫的。李元白对于李煜的到来当然是大大的欢迎,开始都有要全家都过来恭迎拜见的节奏,搞个宏大的迎接仪式,以显示他李家和定南郡王的关系不一般,当然是被李煜阻止了。李元白又陪在一旁,并明里和私下对李元清嘱咐了再嘱咐,一定要招待好定南郡王,弄的李元清也是不厌其烦。最后还是李煜打官腔,让李元白不可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懈怠了公事,才把李元白赶走,得个安静。
李元清没了乃兄的骚扰,应对起李煜等人来,也是随心了不少。反正李煜也没什么架子,在他眼中不是个摆谱的人,正合他的胃口。至于张家三小,更没的说,表现出来的那亲热劲都要认他做大哥了。故而李元清教起几人功夫也是很用心,除了一个心怀鬼胎的李煜,张家三兄弟学起来也是有板有眼。
间或李煜也会让手下侍卫特别是石敢又或是找来刘茂忠跟李元清切磋比试。得出的结论,就小范围的格斗而言,除了刘茂忠还能跟李元清斗个旗鼓相当其他人包括石敢也是找虐的货。主要是李元清的身法轻盈,最是适合江湖格杀,而如石敢的动作往往是走大开大合路子,勇猛非常,更适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如此常来常往的了解下,李煜更是有了想要把李元清收为贴身侍卫长的打算。毕竟将来他要经历太多的诡秘未知的风浪,身边多了一个李元清就相当于是多了一份人身保险不是,不过李煜也深知这收人也跟练功夫一样,要想练得一身好功夫,得打好基础,慢慢来,只要用心总会有效果。
本来波澜不惊的过着自己开发大海州生活的李煜,这一日却是接到了来自国都金陵的一封密信,让他再不能够安心做他的海州刺史了。
刺史府李煜的书房中,放下了手中的信纸,李煜抬头看了一圈自己派人叫过来的手下文武重臣们,僧景全,张雄,欧阳广,邵棠,马承信,刘茂忠,胡则,陈诲等人都在列。
李煜首先道:信中所写的内容我刚才已复述过了,你们怎么看。
僧景全抬眼与李煜对视了一眼,露出的却是早知内情的眼神,微微一笑的没有做声,要给其他人发言。
张雄此时心中却是思虑万千,为何,因为信的内容是说他们大唐就要派一支使节团去中原的晋朝,目的是要与中原修好,缓和自两国建立以来,颇为紧张的相互关系。这支使节团的规格还挺高,是由丞相中书侍郎江文蔚领队的,可见他的大唐皇帝陛下对这次出使的重视程度。
这种国家最高层面的大事,本来还由不得他张雄一个海州司马操心的。可是信中又说,皇帝的决定,朝廷将任命定南郡王海州刺史李煜为副使,代表南唐皇室参与此次的出使行动,以显示南唐的诚意。
这就让张雄很不理解,且担忧起来。他不理解,为什么朝廷出使邻邦,却要派一个年幼的皇室子孙出马。虽然事实证明李煜的能力和气度都堪当大任,不过被出使的晋朝上下不知道啊,难道就不怕对方笑他南唐皇室无人,只能派个孩子做代表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