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海州城的建设计划-第2/3页





    这城南的集贸市场可是并联着将要兴建的海港呢,这也是个坐等收钱的交易啊。刚才能够入股海港众人还会担心抢了金陵那些有来头的人的红利会和人起了矛盾,自己讨不了好。可是现在这些同样会赚钱的商铺却是能少了这方面的担忧,毕竟商铺那么多,而且自古买店铺就是很平常普通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自己这些人也只是购得本城几个不错的铺面用作家族的传世产业罢了。

    这时那个说有办法联系到提供两万石军粮的财主的官员问道:殿下是说现在我们,我海州有资产者便可以预定下这将要建起的商铺了?而这集市不会因为殿下的这规模宏大的建城计划延期吧。

    李煜这里已经知道这个家伙是泰州刺史方讷的同族堂兄,方家在海州是排的上名号的家族,很是根深蒂固,也就是前面张雄欲要禀报李煜海州境内土地兼并最厉害的两大家族中的一个。而另一个就是在南唐官面上以雄武军使、涟水知县崔万迪为代表的崔家,这崔家乃是整个唐代在中原都很有影响力的清河崔氏的一个分支,在海州境内也是势力盘结的一个家族,这次崔家也有代表的官员在场,并且刚才也报名要筹集军粮一万五千石的说。

    李煜看着眼前这个估计在海州府衙中也就是个六曹的曹长官职的方氏族人,回答他的问话,肯定点头道:方曹长自不必担心这件事,集市将会和海港同步建设,绝不会应为任何事而拖延的,这下大家可以放心的优先选购了,而且不管是真金白银还是粮食都可以用来支付购买。

    那位方氏曹长听了脸上露出喜色,不光是他,所有有意向又有财力的人都如他一般,而且都有点急不可耐的想要离开,想早点回去找家族的人商量筹措钱粮事。

    可李煜这里话还没说完呢,只好再让他们等上一等了,最后李煜的小教鞭又指向了图上仅剩的城北,道:最后就是城北,我的计划里,城北日后是要作为海州的政治和教育中心的。我打算将刺史府和各级刺史直属的衙门都迁移到城北。今后官员办公和居住都统一在城北,当然我会建造一批优美舒适的宅院提供给各级官员以便给大家安置家眷之用。不过这些福利房也只是仅仅提供给在职的海州官员,致士和调离的人需把分配的宅院归还官府,不可任意侵占。

    除了官署,我还将在城北建造多所官学,并且免费让海州百姓家的孩子来官学上学。另外城北还会建起一座大型的官营医馆,并且聘用名医坐馆为百姓治病。对于家境困难的百姓,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依据病人病情,免费提供汤药。

    现场的人眼神都随着李煜的小教鞭在地图上移动,看到李煜所指的学堂和医馆皆算得上是规模较为宏大的建筑,嘴上虽都赞叹着郡王殿下这是要把海州建造成一座教化之城,功德无量。而大多数人心中却是都在腹诽李煜这算是疯了,这些可都是会花去海量的金钱的,但是产出几乎看不见。

    而李煜自然也是不会去管这些算作井底之蛙一群没有长远眼光的乡巴佬的心中所想。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从上而下的做宣传,让全海州甚至是海州周边的地方都知道,他定南郡王兼海州刺史李煜就是个人傻钱多的主。那些有钱的地主想赚小爷的钱只管来跟小爷做生意,而那些苦哈哈的老百姓想要吃饱饭也来跟着自己这海州刺史在海州讨生活吧。

    就在李煜一番口沫横飞的话说完,在场虽都是海州官场的人,但李煜也是把他们看作未来生意上潜藏的合作对象的。如此宾主双方又各自的边品茶便想心思了片刻功夫,李煜就要宣布散会,也让手下这些心中肯定各个不平静,估计也想回家找人商量的官员们回去。

    刚要做些类似端茶杯送客的事,就有外面的亲兵来报道:禀报郡王,僧长史派人来报,说是已经将约五万的流民接入海州境内,现在人都已到了离城南军营不远处的临时安置点,请郡王派遣军士以维持流民秩序,并请问郡王现在是否要莅临流民的营地以安定民心。

    李煜点头道:去我当然是要去的,这样立刻取我的令箭到军营中找行军司马调拨五千军士去维持秩序,还有相关的一应安置流民所需的物资请僧长史让人归纳一下,并尽快到海州府库中调取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