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继续聊



    李煜等人看着僧景全带着几个个侍卫跟着张忠、张孝骑马远去,便又都重新上马,也往海州城的方向而去。

    离海州城越走越近,路上能见到住人的村落开始多了起来,不像开始在海边时,只能而尔的看到三五户散住的渔民。

    路上的行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而李煜这一伙几十人大多都是骑马的,且其中大多是浑身穿戴甲胄的武士,更是能够引起路人的注意,都在猜测李煜这些人定是官府的人,所以便都有意的避让开来。

    看着这些步行中的乡民,虽衣衫褴褛,眼神中又往往都怀着对生活有所期盼和希望的眼神,李煜心中不由的生出了要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想法。

    李煜便转头对身旁的张雄道:张大人,我看这往来百姓的依着打扮似乎过的并不如意。所以就想想问下大人,海州百姓普通的一户人家一年的收入又是几何?

    张雄心道自己身边这位郡王爷虽然小小年纪便被委派到这边境地方来历练,这在皇家中来说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翘楚。但是他平常过的日子相较于普通百姓来说,似在蜜罐子中也不为过。他当然无法想象,这些在他眼中过的不如意的百姓们,在这乱世已经算是身在福中了。

    郡王爷问的海州普通百姓的收入,张雄想想,也是苦笑。

    这些百姓家每年除去交给东家的租金,官府的赋税,有时候还会碰到额外来盘剥的官吏和豪强,这一年下来能够留下供全家人果腹的口粮已经算不错了,哪里还敢奢望收入这一说的。

    只好硬着头皮如实回答道:禀报郡王,据属下所知,海州普通百姓,除了在城中有手艺的靠着手艺能够有些许微薄的收入外,其他大多在村庄中以务农为生的人家,一年下来,家中根本积蓄不下来什么钱财,全家人的劳动所得也只是谋得果腹之食而已。说来下官这个做父母官的也是汗颜,做官这么多年,也没有能够为治下的百姓做出多少谋福的事来。

    李煜微微一笑道:首先多谢张大人的直言相告,不过我认为百姓过的不够好,不能见怪于如大人这样有心为民办好事的地方父母官。要怪只能是怪朝廷常年来没有为国家和百姓制定出一套好的发展规划之路。

    听得李煜说出这样一个有点骇人的言论,张雄的额头顿时的冒汗。他左右环视了一下,见李煜周围的随从都面色如常,像是没有谁听到李煜如此的大逆之言一般的照常环绕在李煜的周围策马前行。

    李煜又道:张大人以为是李丛嘉年幼才说出如此的狂悖之言么,这其实是我在金陵时,多有听皇祖父也如此感叹的。奈何身为一国之君,皇祖父心中虽有很多利国利民的想法,却是无法去亲手一州一府的去尝试施行。而想通过朝廷来施行这些想法又多受到国中顽固保守势力的阻滞,兼且担心派去执行之人又未必得力,从而会让良法变成害民之法,为民谋生的福路也会变成戗民的绝路。

    张雄听得一时愣在了那里,他原先只是一个没有后台从七品的下等县的县令,后被李煜特别的提拔,才破例的连升数级为正六品级的一州司马。以他往日的品级平常当然是没有机会能够见到烈祖皇帝的,所以对烈祖皇帝真正的为人品性也是一无所知,估计在他心中皇帝的映像也如大多百姓想的,就是高高在上。

    现在听的李煜亲口说着自己所效忠的皇帝心中最牵挂的还是国本民生,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感动,觉得自己的大唐皇帝真是一代明君。他自己虽然官小,但是仍然生出要全心辅佐这样的明君才能不辜负这一生的强烈愿望。

    李煜那里倒是没有去留意因为自己的一番胡说而让张雄心中起了波澜,仍然自顾的道:所以我便来到了这里,我想这也算是皇祖父他老人家心中想要实现常年来的想法的一个尝试吧。李丛嘉自然不会辜负了皇祖父的期望的。张大人,我有一个计划,就是我要雇佣海州全境的轻壮百姓为我做事,凡为我做事的人,除供应相应伙食外,每月还将支付给足额的铜钱一贯为工钱,你看如何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