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吴越的境况
就在吴越国主钱弘佐被气死的约十几日后,此时的南唐国皇帝李昪和他的小孙子李煜都是得到了消息。现在这老少两个狐狸,正聚头在宏安殿内,发出了渗人的奸计得逞后的笑声。
直听的宏安殿周边服侍的內侍太监们感到浑身不自在,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自家皇帝会有这么笑法的。
就见烈祖李昪现在算是老神在在的坐在自己的御座上,在他下手乖乖座好的当然是李煜了。
烈祖将刚到的吴越消息放到一旁道:重光,你怎么看(哈哈,应该是元芳的)。
李煜立马回道:启禀皇祖父,丛嘉认为自此以后吴越国对我大唐已没有什么威胁了。当然这中间我大唐要一直做到将其国内的各个势力,分化瓦解,逐级削弱。至于让吴越国将来彻底并入我大唐,孙儿想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吧。
烈祖又看了一眼刚刚放到桌上的那纸消息,笑道:奥,丛嘉认为我们做的还不够么。
原来烈祖之所以心中这么笃定,完全是因为这桌上传来的新消息,已不仅仅只是说到吴越国主钱弘佐的去世的事。还介绍了在之后吴越国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如吴越原中直都指挥使罗晟,在擅自占据了秀州(现嘉兴)后,更与南唐军达成协议,与南唐军一起出兵,偷袭了吴越北三州之一的湖州。然后根据与南唐军达成的协议,他让出了南唐军要从北方进攻杭州所必经的秀州,自身也避开杭州这个麻烦的大漩涡,去湖州安心做他的湖州刺史去了。
这样拿下秀州的南唐兵锋可以从秀州直指杭州湾。
在南边清海军虽然在温州和处州两地安兵不动,但是其拥有的雄厚兵力和傲人的对吴越的战绩。也给予了吴越国内的诸方势力以强大的压力。
特别是位置在温州和明州之间的台州,台州刺史钱弘亿乃是刚去世的国主钱弘佐的同母兄弟,也是个在任上比较有作为的人。他想统兵去杭州勤王,可是现在他的南北两边被阚潘和清海军包夹着,也是不敢动弹。钱弘亿怕自己率兵北上,台州因兵力空虚而有失,自己的罪过就大了。
还有,李煜前面向烈祖汇报的将放归被清海军俘虏的两万多吴越军士兵回吴越的事。开始烈祖还不能理解李煜的用心,后来李煜解释:放这样一支心中有冤屈,而吴越上下又不能接受的投降军队回吴越。正好可以给吴越国中纷乱的局势火上浇油。
果然,当这支军队由原来的统军使张筠和赵承泰领着,从清海军占领的处州出发向上往吴越的婺州(现金华)。到了吴越地界,这支军队果然没有受到吴越官府的欢迎,他们得到的都是鄙视和敌视的眼神。到婺州城时,武胜节度使章德安都未准许他们入城休息。稍微拨付给一些粮草后,就让他们在城外扎营,然后还派了婺州兵在营寨周围监视,这也让吴越南征的军士们恼怒不已。
当张筠和赵承泰知道了钱弘佐已经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了他们的全家。红了眼的二人便带着手下已满怀不满的两万多人攻进了婺州城(如此的顺利,还得感谢李煜命清海军放人时将吴越军原来的武器都发还给他们,当然说是借给他们防止他们受到野兽袭击用的)。
武胜节度使章德安只身逃往他的好朋友李文庆为刺史的睦州。
张筠和赵承泰便占领了婺州城,然后以张筠为武胜节度使,赵承泰为节度使府长史,割据了婺州,并与湖州的罗晟一样向南唐称臣。并且二人发誓,自己的灭族之恨,一定不与杭州钱氏一族善罢甘休。
再说明州的阚潘,在发了一纸缴文,不但气死了国主,更是在吴越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后,便再无声息。他只在明州推举被吴越国主钱弘佐囚禁在明州的钱弘侑为国主,实际做他的傀儡。并从此截留下本该送往杭州的稅银,供自己享乐,便毫无进取心的在明州做起了土皇帝。难怪烈祖皇帝都评价他是老而无用了。
倒是同为老将的原吴越右统军使,现在为镇东节度府长史的胡进思。他在驻地越州集结军队,不知道有什么图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