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南方发生的事



    闽国地处东南沿海,势力范围与后世的FJ省一般。所以FJ省的简称为闽。

    闽国有五州之地包括建州、福州、汀州、漳州、泉州,闽国的开创者是王潮和王审知兄弟,这兄弟俩的原籍在HN的GS县家中本来以务农为生,因为唐末的黄巢大起义爆发,中原各地都爆发了战争,这兄弟俩也不能幸免的被卷入其中,加入了寿州人王绪的队伍,因为兄弟俩的勇武善战,表现出众,就做了军中的头目。后来王绪领兵南下FJ军队迅速发展壮大了不少。这个时候王绪开始忌惮起手下的大将,便找各种理由加以陷害。王潮兄弟看到如此种种,觉得有一天王绪会找到自己的头上,便找来几十个心腹军士,趁王绪不备发动政变,杀死了王绪。之后王潮取代了王绪做了这支军队的首领。上位后王潮整肃军纪,禁止将士骚扰百姓,抢掠财物,又和得力将领结拜为兄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王潮的大力整顿下,这支军队没有了往日的抢掠恶习,军纪变的严明,秋毫无犯,因此所到之处大受百姓欢迎,赢得了民心。

    开始在FJ时当时王潮只算是一只过路的军队,他本来想FJ过HN到蜀中去投靠当时为了躲避黄巢农民军而逃亡到SC的唐朝皇帝,在经过泉州时,泉州军民派士绅张彦鲁为代表,请求王潮驱逐在泉州掌权的廖彦若。当地百姓也来犒军,恳求王潮为他们除害。泉州刺史廖彦若横征暴敛,残忍无道,百姓将士不堪忍受,但无人反抗。泉州当时已是FJ的一座大城,而且是良港,海上贸易发达,地方富庶。王潮便顺应民意,领兵包围泉州城。廖彦若带领自己的心腹军队死守泉州,一时难以攻下。一年之后,王潮终于占领了泉州,处死了廖彦若。FJ观察使陈岩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王潮兄弟便留在了泉州发展。入主泉州后,王潮收编守军,减轻赋税,受到军民拥戴。后来陈岩病危临死之前想让王潮代他主持FJ军政,但被陈岩的妻弟范晖夺取政权。王潮不承认范晖,命兄弟王审知进兵讨伐。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王审知围攻福州很长时间内没奏效,伤亡很重。王审知请求退兵,王潮不准。王审知又请求援兵,让王潮亲自去督战。王潮回信“兵尽添兵,将尽添将,兵将俱尽,吾当自来。”王审知见信后便亲临前线,指挥将士决一死战。当时福州城内粮草已尽,守城将士就杀了范晖,开城投降。王潮将自己的官署搬到福州,又厚葬了陈岩,厚待其家属,王潮的言行又赢得了福州的民心。占领福州后,王潮已经有了FJ五州,唐昭宗任命他为FJ观察使,承认了他对FJ的控制。

    王潮的兄弟王审知也被任命为FJ观察副使,王审知为人不骄横又很有度量,而且在统一全闽的过程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这使王潮对其异常信任器重。唐乾宁四年十二月(公历为898年1月)王潮病倒后,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的王潮,为了王氏家族日后的发展,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主政,而是把军政大权都交给弟弟王审知。不久唐朝在福州设立威武军,任命王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封为琅邪郡王。朱温代唐自立后,在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封王审知为闽王,都闽侯(即长乐,今FJ省FZ市此即“开闽王”的由来。当时中原大地,群雄割据称帝,但王审知一直尊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未曾称帝。即使杨行密占据江淮地区,阻挡进贡通道,他也让人由海路到达SD再到开封,没有间断。王审知统治FJ期间,自奉俭约,为政以德,与民休息,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修筑道路,访求民隐,兴利除弊,建立学校,奖励通商,深得民心。因而在五代,中原各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而东南海边蛮荒之地,经王氏两兄弟开发后变成了繁华不输中原的所在。在历史上由于王审知在开发闽地上的杰出贡献,他被尊为“开闽第一”。

    王审知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相继嗣位称王称帝。但王审知的众多儿子非但没能光大父业、传祚久远,反而为争夺皇位骨肉相残,互相攻杀,最后终于导致国破家亡,给开闽王氏带来巨大灾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