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将行时 波澜起



    就在李煜将要再次离开金陵,赶往海州上任刺史的前三天。本在李煜预料之中的,吴越的侵略福州的战争就开始了。

    这日李煜一早就被自己的皇祖父烈祖皇帝给派人叫到了皇宫之中。

    心中对烈祖皇帝找自己的目的已有了一定猜测的李煜跟着内侍来到了宏安殿,这是烈祖皇帝遇到小范围的议事时常使用的偏殿。当李煜来到这里的时候,烈祖皇帝已经身在殿中,并且现在正在弯腰盯着李煜敬献的大沙盘看的出神。

    李煜便跪下行礼,并大声道:孙儿李丛嘉,拜见皇祖父,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嗓子,李煜是从丹田聚气而出,可以说是声震整个偏殿,让烈祖皇帝再怎么想事情入神,都得叫的回过神来。也是李煜怕自己要一直跪着,那都难受啊,所以算是故意为之了。

    现在敢在皇帝面前如此大吼大叫的也只有皇帝的这个小孙子了,要是旁人,早被拉出去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在场伺候烈祖的内侍们都是站的更加的恭敬规矩,就怕皇帝被自己的孙子叫出火气来,要用旁人发火时而找上自己。

    哪知烈祖皇帝是被自己孙子的叫声给打断了思绪,但是却并没有半点不高兴的样子。见到想见的李煜到来了,便招手将李煜唤到了近前。又随手将桌案上放着的信纸取过来,交给李煜观看。

    李煜打开一看,却是写着吴越已经出兵福州得军情。那吴越军由元德昭为元帅统领水路两军。陆路由张筠、赵成泰任统兵使,统兵三万从温州南下进攻长溪。水路由大将余安领兵一万走海路欲直接攻击福州。

    看着手中的情报,这当然是不能够让李煜感到吃惊的,因为他手下的情报司早一步的把这些情报汇报给他了。甚至说李煜所得到的情报要比南唐国的探子得到的更全面更详细。

    就李煜现在手头所了解的情况分析,这吴越出兵福州,还不只是因为王延政曾经向吴越发过求救信,以及吴越对闽地有土地方面的野心造成的,而更多的原因却是由吴越国内部诸多因素造就。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吴越王钱弘佐这个人,钱弘佐字元祐,登基后名字改为钱佐。乃是前吴越王钱元瓘的第六子,是为吴越国第三任统治者。他登基时只有十三岁,所以刚登基时的钱弘佐面对的必然就是一个主弱臣强的局面。

    吴越的上统军使阚潘和右统军使胡进思掌握兵权,乃是吴越国中的实权人物。而且阚潘强横霸道,在朝中也是排除异己,培植党羽,登位后的钱弘佐也是不能够辖制他。

    不过还好的是他的老子前吴越王钱元瓘死前,也是为他培植了一批忠心于钱家的大臣,可以用来抗衡阚潘等人。如牙内上都监使章德安,右都监使李文庆等,这才使钱弘佐以十三之龄做上了国主的位子,没有被人取代掉。

    钱弘佐这几年国主的位子可以说坐的也不是太安稳,十九岁的他也想了很多的法子去稳定自己的统治。如找理由贬斥章德安和李文庆让他们等心腹,下放他们到地方州府去。这样一方面是给阚璠一派示弱,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人到地方去掌握实权,特别是地方兵权,这样必要时就可以发兵相助自己了。还有钱弘佐取了吴越大将仰仁诠的女儿为妃子,就又给自己拉拢来了一个强力的助力。

    在麻痹敌人和强大自己的双管齐下下,现在吴越的局势暂时是被钱弘佐掌控住了,但是并不牢靠。他父亲的养子内外马步都统军使钱仁俊据说和阚潘和左都监使杜昭达走的很近,随时都有爆发变乱而取代他的威胁。

    所以钱弘佐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在吴越国的威信。威信从何而来,在古代的君主来说,莫过于开疆扩土,战胜强邻,军功为第一。所以在满朝大臣都反对吴越出兵福州的情况下,钱弘佐和他新任命的牙内上都监使水丘昭劵却力挺出兵。

    他这是要孤注一掷,想是用出兵闽地大获全胜的捷报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为他的下一步打算打基础呢。

    李煜也是考虑到这里,如果自己处在钱弘佐的位置估计自己也会这么干的。话说去年李煜他不就这么做的,只不过他那算是适逢其会,而钱弘佐是有意为之。且李煜现在暂时也没有钱弘佐所面临的严峻局势,他自己的危险还在遥远的未来。现在李煜的上面不是还有眼前的这个皇祖父和不知道在哪里风流快活的太子老爹给顶着的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