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终抵金陵
李煜就这样被何敬洙迎近了建州城,汇合了周邺给自己准备的空壳队伍后,李煜就光明正大的住进了建州城中的原富沙王府。
孟坚知道李煜来了,赶忙过来拜见。作为老熟人,李煜也宽慰了他几句,就与他说好了第二日赶路的事。孟坚也是一口的答应,留下周邺写给李煜的一封信后便回去了。
打开周邺的信,开头都是些问好,以及赞誉李煜功绩的话。也说了他自己这一年来坐稳了百胜节度使的位置之后,促使辖下的虔州地区与中天八国之间展开了大量的经济合作往来的活动。并且按李煜建议过的,利用虔州作为李煜在中天八国建立的工商业体系与南唐之间经济联系往来的桥梁,使的虔州变得繁荣了不少。
李煜暗自点头,周邺这个人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老成持重之人,自己只是给了他一些似是而非的建议,他就能把事情做的有摸有样了。将来有机会将他调入朝廷中枢,必定也是一个能办事的人。
不过周邺信中下面的话,却让李煜看了后,皱起眉头。那就是如李煜曾经预料到的那般,朝廷中的某些人,也发觉到了虔州现在的中心枢纽的作用。就想到虔州去捞好处,或者更有人想通过虔州把手伸到自己中天八国或者闽地来呢。
想想原来历史上的南唐朝中五鬼的党羽,在攻闽的过程中,烧杀抢掠,确实捞了个盆满钵满的。但是这也造成了闽地百姓对南唐的仇恨心理,最终导致了泉州留从效的率众独立,以及吴越攻占了福州。
可以说在原轨迹的南唐灭闽过程中,南唐朝廷是费钱费人,最后收获的却是连连闹民乱,需要不断派兵镇压的四分五裂的闽地。直到最后南唐被北宋所灭,花在闽地用来灭火的钱银,简直不可胜数。
国家虽然陪了,但是那几个祸国殃民的人却发了。现在历史由于穿越后的李煜的介入,发生了改变。原来领兵出征的查文徽、魏岑、边镐等宋齐丘的爪牙和党羽们就没有了发战争财的机会,很多人都没有了孝敬,所以向周邺伸手倒也是一条路来的。
再说朝中人都知道,这几年,因为周邺的老爹周本故世,周邺也被朝中的有心之人打压的快要混不下去了。哪知周邺这家伙突然又走了狗屎运,立下了连番平乱成功的功劳,还顶替了贾浩那个废物做了百胜节度使了。一个个都认为现在自己向周邺透露一点要做他靠山的意思,周邺为了保住自己这次得来不易的位置,还不该向自己这个靠山好好孝敬一番么。
所以周邺提到了有几个朝中重臣或者皇室子弟已经向他伸手了,开口便说要黄金白银几万两,说是用来帮周邺打点朝廷上下的意思。
李煜狠狠的将小手在桌子上一拍,心道真是岂有此理。
好一会儿后,李煜才冷静下来,想想又不由得笑了。自己当然从一开始就知道,将来将要面对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困难局面。
如果自己穿越后的身份是盛唐时的皇子,又或者是宋朝时的,那么只需要做好亲贤臣远小人,像赵普说的半部论语就可治天下了。
正因为自己所在的是一个人心不古的乱世,要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一路走过去,受到的必然是**外外无数的攻击。对于这些自己本就做好了面对的心里准备的。
至于现在自己一时心中被激起的气闷心情,想来一是因为南方能有现在这样的一个局面都是自己和一众同僚、手下文臣武将和大量的士兵浴血奋战的结果,自己潜意识里绝不想被无关的人破坏掉。二来也因为自己近来谋划行事比较顺利,突然被人暗中算计心中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比较不忿了,自己的个人城府有待加深啊。
想定后,李煜便找来纸笔给周邺写了一封信,大意就是让周邺放宽心,在朝中自有自己去给他周旋,量那些恶言小人也翻不起大浪。并让周邺继续实行以民为本的治理地方的方针,还有也不要懈怠军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周邺就又有机会为南唐开疆拓土了呢。
在叫过亲卫让给周邺送信去后,李煜便去参加了在何敬洙的节度使府举办的宴会。作为在建州城中爵位最高,身份最为显贵的李煜,是必须参加的。李煜也算是跟南唐军的各级将官见了一个面,接受了众人的拜见,至于众人心中是否真的认可自己这个定南郡王,李煜就不知道了。估计他们这些人想的是,自己一个年幼的皇族子弟,身在南方也就是一个象征意义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