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下福州
这个李仁达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有着自己非常强的判断是非理念的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也是一个野心家。但不可否认他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好的说客。
程汉通过这么多天与这个李仁达的接触大概已经知道了他心中的想法了。但是想想自己那个心黑手毒的上司,再想想隐伏在自己上司身后的犹如潜伏的蛟龙一般,张开大口等待着将敌人一口吞下的时机的主公时,也不由的为这李仁达暗捏一把汗。
现在程汉正在李仁达位于福州的临时住所的书房内。自从他向李仁达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李仁达就对他表现的相当的热情。难道真的像自己的主公预估的那样,这个家伙的日子现在真的很难熬,既想避祸又想出头来的。想想自己主公的预估能力,程汉都觉得可怕。西边传来的消息,自己的主公带领中天八国的大军,又一次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泉州。
程汉可是知道泉州那远不是自己原来所在的漳州可以比拟的,泉州城不但比漳州大,而且富裕。当然城中也盘踞着几个狠角色的。听说还逼的董思安只身北逃了。董思安这个家伙可是很早以前就想谋自己以前在漳州的位子的,要不是自己跟前任的刺史关系好,恐怕还斗不过他。不过他现在还不是成了丧家犬了,而且还是被自己以前的好兄弟给赶成了丧家犬的。每想到这里的时候,程汉总有一种幸灾乐祸的般快感。庆幸自己有识人之明,及早的投靠了主公。想着自己过来时主公安排的任务,以及临行前自己上司对自己的交待,当下不由得露出一脸真诚的看着李仁达的表演。
李仁达自从知道了眼前之人是西边正率领着军队在闽国的国土上纵横捭阖的张遇贤派来的人的时候,心下当然是惊喜万分的。张遇贤是自己近来极为推崇的一个人,白手起家,把南汉与南唐玩弄于鼓掌之间。在南汉的国土上割地称王,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不但南唐封他做了清海节度使,为他撑腰。南汉政府对他更是无可奈何。现在又率领大军杀入了内乱中的闽国,李仁达也认为张遇贤选的时机是极好的,所以就能轻而易举的,在自己面前的这个草包的帮助下占据了漳州。再利用泉州将相不和,以及福州****的时候,又不费力气的占据了泉州,简直就是一步步的先机占尽。如果自己也能用如他一般的手段,是不难打下一番基业的。
当然李仁达的惊喜不仅仅是因为张遇贤的出现似乎是让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一点欲念的蠢蠢欲动,更实际的是缓解了他最近因为害怕王延政来追究自己叛变的罪责的恐惧。李仁达想如果自己投靠了张遇贤,实在不行可以西逃泉州,那里将是自己的一条生路,自己不再像之前一样的无路可走了。素有野心的李仁达现在所考虑的已经不是将来王延政的因为自己的背叛而倾泻的怒火。况且听这程汉的意思,王延政此次是必败无疑了。那么自己就要看看,在王延政将要败亡的过程当中自己有没有好处可以捞取呢。福州可是个好地方,是闽国长期的国都长乐府的所在,钱粮、人口就不说了,面积也是闽国诸州中最大的。如果趁乱能把福州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自己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了。心里想着好事的李仁达和装傻卖痴的程汉就商量起怎么在福州起事的运作上面来了。
按照李仁达的分析福州现在名义上是由王继昌掌控,但是因为王继昌醉心酒色,疏于军事,所以很不得军中官兵的认可,应该说他对福州城的掌控能力并不牢固。真正能控制的住局面的是镇遏使黄仁讽,但是王继昌跟黄仁讽之间产生了矛盾,自己一方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矛盾,说服黄仁讽干掉王继昌。李仁达还推荐了跟自己同病相怜都是从王延政那边叛逃到福州的著作郎陈继给程汉认识,说这个人颇有才干和胆量,而且也是王延政所痛恨的人。
所以三个人就一起谋划起夺取福州的事来。这一日,李仁达听闻王继昌因为在街上看到了黄仁讽手下一员将领的小妾长的漂亮,就派手下强抢回府。那个将领知道了,就请求黄仁讽主持公道。黄仁讽对王继昌的做法向来不齿,现在又欺负到自己的头上来了,怎么也要讨回一个说法。没想到刚到王继昌的府门口,就被事先早有准备的王继昌派指挥使吴成义暗伏人手给包围了,不但缴了黄仁讽等人的械,还把自黄仁讽以下的每个人都打了五十军棍,当场就打死了黄仁讽的两个亲兵。王继昌还放话给黄仁讽说是那个女人等自己玩够了就还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