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代桃僵-第2/3页
李丛嘉对于孟坚这样的将领还是比较欣赏的,对他的话也不置可否,微微一笑道:将军的话有理,不过要剿灭他们这群乌合之众不难,但我军也难免会有不必要的伤亡。
周邺和孟坚听了李丛嘉的话,心中不由一涩,心中都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当了兵就要有战死的觉悟。
李丛嘉也未管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又道:等会儿自然会有人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
周邺正要问李丛嘉这个人是谁的时候,就见门外军兵来报,说是有个叫做李台的乱军将领前来求见大帅。
周邺知道这李台在攻打白云洞的时候确实兑现了当日的诺言,是出了力的,据说他还去埋伏张遇贤去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成果,便道:请他进来。
李丛嘉在一旁道:解决问题的人来了。
周邺道:难道郡公的意思是让这李台去劝降那些人么。
李丛嘉点头:正是。
周邺和孟坚听到回答也都点头,表示此计可行。
一会儿的功夫,李丛嘉就见门外走进精神奕奕的李台来,手中还捧着一个方盒子,李丛嘉估计里面放的就是张遇贤的人头了。只见这李台走到大殿正中,单膝跪倒,大声道:罪将李台见过郡公、大帅,李台幸不辱命,截杀了张遇贤这贼子,现将张贼首级献与郡公与大帅。
说完双手托起盒子举过头顶,早有一旁的从人接过盒子,打开盒盖,要把人头给李丛嘉和周邺观看,先送到李丛嘉面前的时候,李丛嘉挥挥小手,示意拿给大帅看就可,自己可没有喜欢看死人头的这个恶趣味。
周邺看了看送到眼前的张遇贤的首级,点点头道:李将军做的很好,本节度的请功折子上必定要为你大大的写上一笔的。
李台连忙道:多谢郡公和大帅的栽培,小将日后一定会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办事,绝不懈怠。
李丛嘉在一旁拍手道:很好,李台我也是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的,刚刚我还跟周大人说过,有一件棘手的事,非得你去办不可,也只有你才能够把这件事办的让我放心啊。
李台有点受宠若惊道:不知郡公说的是何事,李台一定不辜负郡公的期望,把事办好。
李丛嘉道:还不就是你那几位想拥兵自重的同僚么。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就想让你去跟他们沟通一下,如果能够说服他们缴械投降,少了不必要的流血那自然是最好了。
李台心里了然,原来是这件事,拱手道:这些人无视朝廷天军在此,不快快赶来匍匐投降,竟然还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实在是罪不容诛。现下郡公宅心仁厚,不欲与他们一般见识,给了他们一个苟活的机会,他们哪还能再的不识抬举,小将这就去与他们说清道理,相信他们也必定不敢负隅顽抗,违逆朝廷的。
李丛嘉点头道:但愿如此吧,对了你把这张遇贤的首级带过去给他们鉴赏一下,好增加一点说服力。
李台恭敬的下去办这件事,李丛嘉就对周邺道:周大人,从嘉这里有个不情之请。
周邺因为刚刚亲自确认了张遇贤的死讯,心头也算了结了一桩大事,否则若被这张遇贤跑出去,又在南唐地界搞风搞雨的话,自己脸上不但不好看,朝廷说不定还会降责的,现下好了,一死百了。便笑着道:郡公有什么话,不妨说来听听。
李丛嘉道:其实这也跟我方才说的那个想法有关,从嘉想让周大人封锁这张遇贤已死的消息,在报上朝廷的军报上也不要提及张遇贤已死的事。只说少数乱军逃窜,张遇贤不知所踪就好。
周邺惊讶道:如此不是欺君。
李丛嘉微笑道:周大人稍安,在上报兵部的军报上可按我所说的上报就可,你我可再写一封奏折,详尽叙述这次的剿贼之事,然后送达给皇祖父御览。
周邺道:何不经由刑部,转尚书省而到达天听。
李丛嘉道:从嘉也不想跟周大人再说见外之话俩,日后如果皇祖父同意了从嘉的想法的话,必定还要有借助周大人之处,所以从嘉也就说与周大人听吧,从嘉是这么打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