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战前的准备-第2/4页





    陈起在一旁开口道:大人何不见见此人,说不定是乱军中来的人,否则他倒不必如此,我们不妨看他有什么好说的。

    李丛嘉也点头道:我看可行。

    周邺道:好,升大堂,我们就在大堂中会会他,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还请郡公移步大堂如何。

    李丛嘉微笑一下,周邺这是想要给来人一个下马威啊,便道:周大人请。

    话说这要求见周邺之人,正是来自这张遇贤的军中,且身为统兵大将,他就是张遇贤来到这南唐之后,最先投靠他的一批人中的佼佼者,名字叫做李台,本是虔州地界的一个镖师,武艺很是高强,也有功名之心,只是可惜生于平民之家。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想要在那时候的官府靠着武力混得一官半职,实在是比较困难,除非如周邺这般有个好老子照看着,否则只能像呙彦他们原来一样,努力了好多年也只能做得一个芝麻大得校尉罢了。这李台更惨,连校尉都没得做,又不想做大头兵,只能靠着给别人看家护院或者做长途运输的保镖,混得一口饭吃,所以张遇贤打过来的时候,这李台就认为自己发迹的时候到了,跟着这张遇贤造反,运气好的话也能开个国,自己不就成开国功臣了,封侯拜相也是有希望的。在小人物内心对名望的渴求中,拉起十几个狐朋狗友投奔了张遇贤,张遇贤试过他的武功后痛快的接纳了他,并且让他当了一只千人队伍的头领。这李台也是一个敢打敢拼的主,攻打虔州南部几个县的时候,他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张遇贤也是因此提拔他做了一个都统,手下带领着万把号人。本来李台认为在这如此好的发展局势下,又离自己的目标近了好多。自己万万没想到这张遇贤到了白云洞地界,就不肯走了,死活赖在那里要做土皇帝,这如何能行,李台心里清楚明白的很,想着这才哪到哪,老大就失去进取之心了,这不是在等死么。等大唐朝廷醒悟反应过来,再把大军准备好开过来,自己这些人不就是瓮中之鳖,还屁的封侯拜相啊。最近李台又打听到朝廷的大军已经开到了虔州城了,领军大将还是周邺,这周家父子在赣南地区可是有着莫大的名声,跟闽国和南汉国还有楚国的军队交战都很少有吃亏的,对付这些流民组成的杂牌军那就更不在话下了。所以这几天李台他是寝食难安,不知道哪天周邺打过来,自己小命就不保了,于是找来当初跟着自己的几个老兄弟一商量,没人看好这张遇贤的,再一合计就决定反了,反正朝廷去,至少不会被砍头,说不定众人因为有功,还能捞个一官半职做做。拿定了主意,李台说干就干,为了显示诚意,李台自己亲自前去商讨,也是想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用别人他也不放心。

    站在节度使府门外的李台,戴着个草帽,低着头,一双眼睛不停的扫视着来往的行人,更是瞟向府门内。就在他等的心焦的时候,进去传话的兵丁出来道大人唤他进去,李台便又跟着传话人,走进了节度使府。也不知道被传话人带着在院子里绕了几圈,就听那人道:到了,你自己进大堂去吧。谢过了带路人,李台心里有点胆怯,虽然在农民军中他也算是个高官了,但他自己清楚,自己包括那些所谓的同僚,很多都是泥腿子的农民出生,连大字也不识得一个,至于怎么做官谁会知道,平时只知道,抢呗,谁有钱就抢谁的。就这样自封的官衔李台怎么都觉得有点沐猴而冠的意思。现在要见这正儿八经的朝廷高官了,顿时又感觉到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一个普通的平民时候,手心都有点出汗。当他走进大堂后,看着两边站立的雄壮的带刀侍卫,堂上坐着的衣衫正襟的官员,真的很害怕堂上的那官一拍惊堂木,这些带刀的侍卫就把自己给拖出去砍了。心里想着一害怕,还未等堂上的周邺发话,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堂前,用颤抖的声音大声道:罪民李台,拜见节度使大人。

    周邺本来是想拿个官威,压一压这个来路不明的可疑人物,没想到自己还没表现一下,这堂下的人自己倒是先扛不住了,给来了这一出,不由的心中略微生出一丝轻视之意。而坐在一旁的李丛嘉却饶有兴趣的看着这跪在堂下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