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眼花缭乱-第2/3页





    接着又参观了其他的教室,每参观一间李丛嘉都会认真讲解,现在的状况,如学生的人数,老师教导课程的内容,该行业的前景,对国家和百姓的好处,一一的对烈祖讲解。为让烈祖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了解百工对国家的重要性,李丛嘉又讲解了下百工不但能制造商品,满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购买欲,而且能够增加国家的赋税,最重要的是可以缓解因土地兼并而引起的大量的无地农民流离失所的问题。这样就缓解了社会矛盾,让大唐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定。

    烈祖听了李丛嘉的这番话,更加感觉到这个孙子有着不同于童年人的思维,对于国家的管理统治更胜过了朝中的很多大臣,而且有些观点很新颖独特,但仔细想想又觉的很有道理。看着自己的这个孙子还在滔滔不绝的讲解着,不由的微微颔首。

    李丛嘉说的口干舌燥,但见皇帝对自己说的似乎也有一定的认可了,觉得还是满值的,自己也知道,这就是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自己必须慢慢得让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知道什么才是这个国家的统治基础,只有维护好百姓的生活自己的荣华富贵才能够长时间的维持下去。

    烈祖道:我孙说的甚有道理,我大唐境内,最近也经常有农民因为贪官和豪绅的压榨,不堪忍受,起而反抗的事发生。如能像孙儿说的这般,我南唐境内多多建设工坊,岂不是可以避免。

    李丛嘉道:道理上说,确实如此,但其中的过程也比较复杂,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孙儿想以共济会为试点,寻找出一条,有利于和适合于我大唐的路来。

    烈祖道:我孙有如此想法甚好啊,皇祖父定会全力的支持你,我孙放手去做便可。

    李丛嘉道:从嘉代共济会诸人谢过皇祖父浩荡皇恩,从嘉作为我李唐皇室的一员必定会为我大唐江山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

    烈祖哈哈道:熟话说的好,有志不在年高,重光你年纪虽小,但已给了祖父不少的惊喜,后面是否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给我,我拭目以待啊。

    李丛嘉微笑道:皇祖父请,下面我们去看看后面的学生宿舍吧。

    最后李丛嘉带领烈祖他们参观了,食堂,操场,和宿舍。看了食堂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学生吃饭用的板凳,再看看厨房做的学生的午餐,并就地以学生餐解决了一顿午餐,烈祖皇帝手中拿着吃完的木质餐盘对李丛嘉道:大善。路过操场看到大量孩子穿着统一的运动服饰在那里做着各种以前没有见过的身体锻炼。听完李丛嘉的各项讲解后,烈祖也道:大善。在参观了学生宿舍,并由宿舍管理员兼教导主任的樊若水介绍了关于宿舍的各项管理制度,看着学生叠成豆腐一样的被子。以及打扫的一尘不染的宿舍,烈祖也只能道:大善。

    整个共济会体系参观完毕,也已近下午了,烈祖皇帝对这共济会有了大概的了解,心中不由产生疑问,如此浩大的工程,孤儿学生的生活条件也是不错的,李丛嘉是怎么才能维持他的运转的,难道就是李丛嘉口中和庄民口中的作坊么。问及此处,李丛嘉道:请祖父随我来。

    说完带领众人到达江边的工坊区。看见连绵在江边的厂房,和那十几架矗立在江边的高大的水车,对烈祖等第一次看到的人的映象,只有震撼。

    烈祖指着那十几台水车,问李丛嘉道:此等巨物为何所用。

    李丛嘉道:禀祖父,此物名为水车,在汉时便有的,用来灌溉作物之用。我们这里的是放大了好多倍的,作用功能也增加了不少,除了可以灌溉农作物,加入一些其他的机械结构后,它便可以用于,打制铁器,给谷物脱壳,油料榨油,纺织布料。等之用。我们这里的作坊之所以比别家干的好,很大原因就是归咎于这水车带来的动力。

    烈祖听李丛嘉说,水车竟然能够干这么多的事,不由的更加好奇,道:真有如此神奇,那它岂不是可以比拟神器。

    李丛嘉道:禀皇祖父,这只是对机关的一种运用,也可说是一门学问,在古时诸子百家中的墨家便是专门研究这个的,现下我共济会也是专门设有这一课的学问教授研究的,相信不用几年就会看到成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