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两兄弟
李从嘉从烈祖的书房出来,心情也轻松了好多,老实说刚才觐见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古代的皇帝说起来都是九五之尊,久在人上的感觉,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威严的存在,而且李丛嘉的心里也是有鬼的,有点小心虚。话说咱上辈子现实中见过最大的官也就一处级干部,这种正国级别的,只在电视上看过呢。好在混过去了,心里又有了点小得意,就在御道上晃晃悠悠的走起来。
快要晃出皇宫的时候,就见迎面走来一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太监,还是个大太监,这就是烈祖李昪身边的太监头子王绍颜,话说烈祖不许太监和后宫干政,但是这个老太监在李昪身边说的上几句话的,而且他也是一个敢于说话的太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太监,为什么呢,史上记载过原来历史轨迹上烈祖李昪后期醉心于求长生不老,但是这个一般都是会让人死的更快的,想想啊,求长生无非就是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丹药,丹药里无非就是朱砂水银硫磺等等矿物质在里面,人吃了能有好么,烈祖李昪后来就是大把大把的丹药猛磕,这还能有好,不但身体逐渐变差脾气也变差了,动不动就收拾大臣。这个内侍大太监就对烈祖说道:陛下近年来获罪的大臣越来越多,这样的话大臣就会内心害怕,不敢做事,因为做的是越多的话越加容易犯罪,反而什么事都不做的话,什么罪责也没有还能加官进爵的,这样的话朝廷上做事的人越来越少,对朝廷和国家是不好的。烈祖听后也是改了一点的。所以对这样的一个心中有国家的忠直的太监,李从嘉心里还是有几分好感的。
便主动过去抱拳见礼道:王公公有礼了。
王绍颜见远处走来的小小身影,本来就猜到三分,走近确定了,忙躬身施礼道:果然又是小郡公来觐见陛下了。
李从嘉便道:是啊,听说皇爷爷近来过于操劳国事乃至身体有恙,所以特意过来探望,只可惜自己年纪太小,不能为皇爷爷分忧解难。
王绍颜微笑道:郡公有这份心陛下就会很开心了,孙子对祖父的关心,这不比什么灵丹妙药都好。说道这里,不由轻轻的唉叹了一声。
李从嘉便问道:公公何以哀叹。
王绍颜道:还不是这林丹妙药害得。
李从嘉便追问道:什么灵丹妙药。
王绍颜道:有一个叫史守冲的道士,说练成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丹药要进献给陛下,现在人已被安排在驿馆,我现在去通禀比陛下看是否接见。
李从嘉道:长生不老药,真有这等神奇之物。
王绍颜无奈道:谁知道呢,不过陛下近来对长生之道颇感兴趣。估计也得见一见。
李从嘉道:公公可要把好关卡别让宵小之辈给戏弄了,那会对朝廷的威严有损啊.。
这个咱家自会醒的,小郡公费心了,好了咱家这就去给陛下禀报了。
那就不耽误公公了,小生告辞了,李从嘉道。
郡公慢走。
公公慢走。
两人就此分开,王绍颜看着走远的李从嘉,摇摇头心道,这孩子以前没这么多话啊。
再说李丛嘉刚出皇宫大门,本来还有着一点笑容的小脸就变的阴沉起来,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然这个时候出现了,李丛嘉的心中也是挺郁闷的。话说回来他为何如此郁闷,这要从他的皇祖父李昪及父亲也就是后来的南唐第二任皇帝元宗李璟身上说起,前文说南唐国的建立是烈祖李昪从前朝的掌握吴国的杨氏家族手中夺来的,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有相当手段的,国家也治理的井井有条,如果不能算作英雄的话,那至少也是个枭雄。但是呢他的嫡长子李景通(继位后改为李璟)也就是那个将来要接他皇位的人,却并不像他的父亲,李景通这个人更乐衷于做诗词歌赋,醉心与琴棋书画,做一个专职的文艺青年。因为这个事列祖李昪不知道教训过他多少次,也未悔改过。烈祖曾经想过要换太子,因为他有好几个儿子,有的还不错,似乎都比长子强的样子,但是有一点是致命的,那就是封建的嫡长子观念,太子一定要是嫡长子才行。当然也有不是长子的,比如李家的祖宗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从自己哥哥手上夺走的皇位,当然那时候老李家也是被杀的血流成河啊,后来的皇帝都是确定的嫡长子继位规矩,就是怕骨肉相残,烈祖李昪也是这么想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换太子的,既然不换太子了,那就要尽量保证他这个做老子的能够活的长一点吧,这样也可以多一点时间给长子保驾护航,也可以多点时间教育提点他,把自己的政治智慧传授给他。怎样才能活的更长古代的人的认知和方法有限,服食仙丹妙药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史守冲就是那个历史上进献给烈祖仙丹的人,最后烈祖服食了一年的仙丹,就真的去了西天。把这个江山交给了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元宗李璟,李璟即位后就不愿意处理朝政一度想传位与二弟景遂,自己做个啥事不管只管玩乐的太上皇,后来满朝文武反对下才作罢,后来又把朝政交予以宋齐丘为首的一批奸佞小人掌控,只把个朝廷弄的乌烟瘴气,奸恶小人横行霸道,忠臣贤能都被撵出朝廷。朝纲败坏至此,可以说后主李煜后来的悲惨结果,有以半都是因为有这个昏聩的皇帝老子造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