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启程归韶华
因了赵容息的伤,回韶华城的行程又被拖延了下来。
东州城经历了半个多月的纷乱,坊间又沸沸扬扬地讨论了小半个月关于军营和将军府的那两件大案。
到六月,东州城才终于渐渐恢复了平静。
容息在将军府里养着伤,日日有云水陪着,伤好了,也不大愿意启程。只想着,若能就这样一直呆在东州也不错。无奈京中的书信一封接着一封地送到将军府来,他只好开始做启程的准备。但仍是磨磨蹭蹭,也不并给出一个具体的时日来。直到宫里送了封书函,梁王亲自问起他的伤势。赵容息知道这事是拖到头了,才吩咐手下人,准备启程。
六月初九,车队从东州出发,浩浩荡荡地往韶华城去。
云水仍是跟着容息同乘一车。
车内,容息揽着怀里的云水,轻轻摩挲她的脸庞。
“怎的又把这面具戴上了?”
“许多人见的都是我这幅容貌,免了又要向他们做一番解释。”
“哪里还需要同那些无关的人作解释。”
容息虽这么说,但心中也是赞同云水戴上面具的做法,此去韶华城,这面具能替云水省去不少麻烦。
韶华城中知道云水长相的人不少,回了王府,更是人人都认得云姑娘。他虽已派人回去布置交代,再不许府中人提起。但若云水以真容现身,让有心人见了,难免心中生疑。到时若露了马脚,却是麻烦,还是这样好些,就当她真是自己从齐王宫带回来的新人罢。
“这样也好,不过,只有我们两人独处时,便摘了这面具,可好?”
云水笑着点了点头,应了声好,又问道:“小天什么时候能去韶华城?”
云天留在了东州,云水有些舍不得,毕竟从小一处长大,几乎没有长时间地分开过。
“到七月吧,至少让他在军中待一季。”
云水点了点头,容息摸摸她的脑袋,笑着说道:“你这样挂念他,他挂念的倒未必是你。早晨启程的时候,也不见他有多不舍,倒是同苏黎话别时,叮咛嘱咐,一句接着一句的。”
云水也笑,仰起头去看容息,道:“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儿大不由娘’?”
容息抬手刮了刮她的鼻尖,道:“胡说什么呢,他是你弟弟,怎么就变儿……”
容息突然止住了话,神色一僵。
云水见状,一脸疑惑地问了一声“怎么了”,却不见容息反应。
“容息?”
云水唤了几声,容息才回过神来,对她笑了笑。
“怎么了?在想什么?”
“没什么。”容息把云水往怀里又搂了搂,“想起些往事来。”
云水想起些从桓煜那儿听来的、关于容息的话。
赵容息的娘亲,也就是梁国的大长公主,因当年大将军之事伤心难抑,决然出家。那世安公主怕是容息的一个心结,大概是因为自己说“儿大不由娘”,所以叫容息想起他自己的娘亲了。云水看容息神色,便也不再提,乖乖地低下脑袋,靠进容息怀里。
容息似乎仍在想事情,云水便安静地倚着他,两人不再说话,路上乏味,车马摇晃,不一会儿,云水竟就这样靠着容息睡着了。
容息伸手扯了条毛毯,轻轻地给她披上,又拢了拢右臂,把云水抱得更紧了一些。他低头去看怀中人,云水睡得安稳。他把下巴轻轻地抵在她的头顶,抬了左手盖在她的右耳上,捧着她的头贴近自己的胸膛,轻声道:“我们会有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的。还会有的。”
—————————————————————————
韶华城。
容肃王府。
夜幕降临,穿着绛紫薄衫的女子端坐镜前,她的侍女立在她身后,帮她褪去发上的饰物。
“小姐,白日里路上传信来了,奴婢看您忙着,没同您说。王爷昨儿个启程,约莫十来天就回来了。”
女子对着镜子梳理着自己的长发,笑得眉眼弯弯,道:“知道了。”
“还有一事。”
“嗯?”
“王爷还带了个女人回来。”
那女子的手顿了顿,但很快,又继续拿着木梳在自己的头发上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