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光明学堂-第2/3页
钟武强一看个开头,便打不住了,就在他翻看郑熠信件的时候,钟灵便被小凤逮回去吃了迟到的早饭。
等钟灵吃完饭回来,钟武强又花了好一会儿,才堪堪粗略地把郑熠的信件看完。
钟武强年轻的脸上,也流露出了对欧洲文明的神往,他兴奋地对钟灵道:
“我明白你为什么要教授他国语言了,如果郑熠所说的一切文明,我国能够学会,必将会推动国力大踏步向前发展。”
“是啊,所以学会对方的语言,我们才能有所沟通。”
钟灵点点头,看来三叔一定会支持自已的想法了。
“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我必须得上报到朝廷,不知道皇上对这件事是怎么看。”
钟武强脸上又浮起一层不确定的神情,因为这相当于要在大夏传承千年的文明中,注入不一样的血脉,朝堂之上,那帮顽固的老臣,不知道是否能够支持。
皇帝虽自称孤家寡人,但事实上,他们也缺不了臣子的支持,如果大多数人反对纳入外血,那么钟灵的提议就会化为泡影。
甚至如果被人据此参上一本,不说别的,只要说钟武强是妖言惑众,动摇大夏的文化根基什么的,就够钟武强喝一壶的。罢官去职还是小事,说不定株连九族,祸及全家。
文化,是封建统治阶层给治下的百姓洗脑、巩固政权、加强统治的手段和最重要的工具。钟灵此举如果推广开来,往深里说,甚至会被认为有意动摇大夏国的文化根基,这就是阴谋造反之举了。
钟武强轻声说完这些前因后果,钟灵也被吓住了。呃,这事有这么严重吗?如果一个学堂都不能推行,那么更别想什么欧洲文明的引入了。
想到这些,钟灵便丧气地叹了口气。
“不过,你也别急,这事须得从长计议。你忘了,郑炀还在宫里呢!”
钟武强微微一笑,给钟灵指出一条方向。
钟灵一听,不由得大喜,也是,自已较少接触政治,一时间竟忘了自已这方还握有郑炀这个大杀器。
郑炀作为爵爷、内宫禁卫长、皇帝最信任的国舅爷,他身边也在苦心经营之下,集娶了一帮年轻有朝气的朝臣,如果能通过他来温和推动,这件事的胜算就大多了。
看钟灵的精神为之一振,喜笑颜开,钟武强摇摇头,道:
“你呀,到底还是少女心性。”
“三叔,政治,让女人走开!如果不是为了大夏国发展大业,我还懒得去掺合这些事呢!”
钟灵私心里才没有这么伟大,她想要的,无非是入夜有电、出行有火车的舒服日子。也许这些,在她这一代无法实现,但她怎么也得努力去争取一下,让她的下一代能够享受上啊!
钟武强闻言笑笑,随即提笔修书,并附上郑熠的来信。
钟灵再次庆幸郑熠的木讷和不懂情调,要不,信里若写上一些肉麻的话语,那怎么好意思公之于众哦!
郑炀的能力,比钟武强和钟灵想象得都要强大,不出一个月,大夏国教育司正式颁令,以永州先行为试点,推开洋学堂,凡送入洋学堂接受教育者,皆可享受免费教育资源。
学成结业后,可能加国家新设的考核考试工,成绩优秀者纳入国家九流之末,享受国家官员待遇。其余者,可从事官方与海外经济、政治往来而设立的机构任职。
在这个年代,读书是一件非常昂贵的事业,一个普通家庭要培养一个读书人,需要举全家之力,甚至还不够。
光是价格不菲的纸、笔墨一项,就能压垮许多家庭的经济。
因此,大夏国教育司此令一出,顿时让钟灵刚刚办起的洋学堂,充斥了想要另寻出头之路的贫寒子弟。
“A、B、C……”
在上百名学童朗朗的英文朗读书声中,钟灵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已会不会又回到了现代的校园,穿越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她就从来没有想过,能有这样气象万千的景象。
这座与海外文明对接的种子学堂,钟武强和钟灵将其商定名为:光明学堂。
钟灵托罗伯斯的渠道,将欧洲启蒙教育和中级教材运到大夏国,然后印发到每个学童的手里,开始教授外语。
除了外语之外,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化学知识,钟灵也编印成简单的教材,进行教授。
同时,她也托罗伯斯在欧洲寻找合适的教师,重金延请到光明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