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失踪 一
一晃数日便过。
难得宋仁宗病情稳定,能上朝议事,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便出列上奏。
“皇上,太子之位虚悬这么久,臣等认为,是时候要立太子,这关乎国运江山。”
“荆王赵宗实天性淳厚,喜好读书,不事嬉游玩乐又文才出众,臣等恭请皇上将荆王宗实立为太子。”
“臣等附议”王宫教授周孟阳、大宗正事安国公等大臣也出列附议。
一时大殿上跪满了文臣。
宋仁宗身体每况愈下,他其实也知道,此事不能再等,只是,他穷其这一生,竟然没有一个亲生子嗣接承这一皇位,让他心头唏嘘。
他迟疑片刻。
这时,节度使张瞬尧出列:“皇上,立太子一事关乎大宋命脉,千秋万世,不能随便策立,荆王虽说文才出众,但他一向身体病弱,身为国君,政事繁忙,如果没有精力打理朝政,这不利于国事,还望皇上三思。”
此言一出,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大臣纷纷向他投去卑视眼神。
“依节度使所言,似乎有更合适人选可担当这太子之位”周孟阳讽刺说道。
“臣认为,四皇爷的第五子肃王,第十子景王可考虑。论兄弟排行,荆王排行十三,肃王排行第五,景王排行第十,还是荆王的兄长。”
“肃王武功出众,耀目朝堂,景王心性同样淳厚,虽然文才及不上荆王,但肃王和景王镇守西北数年,身健体壮,可谓文才武略,想我大宋太祖皇帝也是文才武略才有今日大宋盛世,所以臣认为,肃王和景王可考虑。”
“臣认为节度使所奏,可值得考虑,臣附议”刑部杨湛中出列附议。
接着谏院孙长德、侍御史为堂等十多人也出列附议,一时大殿内分为两派,各陈肃王、荆王和景王两人所长。
宋仁宗只听得耳边嗡声数起,一阵晕眩,身子晃动了一下。
又听得吴太傅出列提议道:“既然三位皇子都是众位大臣推举人选,臣恳请皇上下旨,效仿古人,进行立位之议,以选出贤德之人,担任国君。”
宋仁宗身体已经十分不适,也想早点结束此争论,连忙道:“准,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
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还欲再说,宋仁宗已经站起来。
众大臣见宋仁宗脸有疲色,也不敢再说。
吴太傅和张瞬尧交换了一个不容易让察觉的微笑。
荆王刚步出紫辰殿,便看到赵迩飞掠而来,一看他脸带惊惶,荆王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急走几步,避开那些敌对之人的眼光。
低声问道:“有事?”
“凌姑娘病了。”
“病了?严重吗?有没有找大夫瞧过?”
“宗林太医瞧过,开了药方,现下凌姑娘昏睡不醒。”
“快去看看。”
穿过天牢一条长长的昏暗通道。
荆王脚步如风。
到了一个二号牢房,还没进去,便看到一个女子倒卧在墙角的一堆稻草中。
朱二打开了牢门,荆王急步进内,一下子将女子的身子扶起。
急急将女子抱在怀中。
但女子入怀,他便觉得不妥。
再将她的脸扳过来一看,他心中一凛,伸手在这女子脸上一抹,一张人皮脸具从此女子脸上剥落。
荆王脱口而出:“这人,不是落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