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郠邑



 鲁侯午有些病急乱投医的选择的相信闵沃的话,正好大军本来就是准备前往郠邑,更是没有多少抗拒的向着东方的郠邑出发。

 郠邑城中一切却是照旧,哪怕莒犁比公密州知道鲁国有如神速的攻占了三座城邑,肯定是在攻城上技术有进步,但是老于军伍的他更明白取舍之道。

 就像是若干年以后洪武大帝选择了先对付更厉害的陈友谅一般,莒犁比公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了不安分的齐庄公齐侯光身上,对鲁侯午采用的是放置战术。

 那怕明知道鲁侯午攻城速度很快,莒犁比公密州也不过是让郠邑大夫加紧防备,甚至连守卒都没有增加。

 这就是莒国最能打的君主的自信!

 而闵沃要用的就是他的整个自信。

 郠邑的大门很快就是被闵沃的配重式投石机打破,鲁国大军杀进去之后却是相当费劲的才清理干净了其中的守军。

 这是鲁侯午手下的公室重臣的活,闵沃可不管这些。

 郠邑城内莒国守军依旧是和鲁国步卒死战,闵沃却是安排其公室兵卒开始凿开沂水河,从中取水就是浇在郠邑的城墙上面。

 本就是鲁襄公的十二月份,寒冬腊月的,水在容器之中就已经开凝固了,浇在城墙上更是马上形成了坚固的冰面。

 闵沃见此犹自觉得不保险,又是让士卒把牛马的粗粮放在郠邑的土墙上面再浇上水,迅速的让郠邑的城墙长高了起来!

 这还不够。

 望着鲁侯午有些安心的大开眼界,闵沃继续安排人将之前做好的小型投石机安置在城墙上面以及后面,让步卒去沂水河之中捡取鹅卵石,加上之前准备的石弹。

 别说是鲁侯午这个成年人了,就连公子裯这个孩童都觉得的有信心和莒犁比公密州较量一番。

 这真的够吗?

 闵沃自己心中却是有些没底,只能在城墙上看着整个郠邑的地形,心中总算是明白鲁国为啥总是和邾国莒国较劲。

 鲁国的东、南、北三面都是有泰山山脉阻挡,西面也有黄河和大野泽,也就是未来的梁山泊或者叫微山湖阻挡。

 泰山山脉虽然都只是华北平原上的山脉,并不是太高,但是大军通行肯定是要考虑粮道的安全走较为平坦的地方,这样鲁国的兵力只要部署在几个关键的城邑上就行。

 但是这个战略之中却是有几个美中不足——邾国和莒国也占据着泰山山脉之中的城邑,闵沃之前去过的邾国国都绎阳邑、莒国的大庞、常仪靡、牟夷、郓城都是在泰山山脉之中!

 那可以让诸侯借道入侵鲁国。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鲁国自然是要邾国莒国争夺城邑。

 而这个郠邑就不一样了,他是在泰山山脉的东侧,西边是泰山山脉,东南北三面都是是沂水及其支流,堪称是一个插入莒国的尖刀。

 莒国一定是欲拔之而后快。

 况且这沂水河在冬天已经结冰,闵沃更是对接下来的守城大战心里忐忑。

 可这种忐忑不能表现出来,闵沃只能委婉的对鲁侯午说道:

 “君侯,战场兵危战凶,还请您移驾后方。”

 闵沃尽量是打算把可能战败的损失降到最低,反正他是贵族,不会被莒国人虐待;又不是臧武仲那般站的高摔的惨,只要不是拖着公室一起死,大不了拍拍屁股学未来的孔子那般周游列国。

 “让孩子回去吧。”

 鲁侯午没有正面回应闵沃,只是抚摸着儿子公子裯的脑袋说道:

 “我丢脸也不差这一次两次了,可我不想让我后辈跟我一样丢脸。”

 闵沃听着这话也不好回答,那是整个鲁国的耻辱。

 谁都知道“桐叶封弟”的典故,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的时候顺北平定了唐国叛乱,得胜回朝后向成王汇报平定叛乱的经过,告诉成王说:“现在唐国局势还不太平,应该派一位王室子弟去镇守,好好地治理”。年幼的成王一边玩耍,一边心不在焉的答应了。

 一天,成王叫弟弟叔虞陪他一起在园中玩耍,玩到高兴时顺手从树上摘下一片桐叶,用手撕成玉珪的形状,说:“叔虞,我用这个封你做唐侯”,叔虞也学了大臣们的样子,跪在地上双手接过桐叶说:“臣弟领旨谢恩”。兄弟俩玩兴正浓,在一旁的史官却将成王的言行记录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