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湖边
四月的陵安,草长莺飞,风中夹杂着春日的树叶冒芽的嫩叶香味,温馨适宜。
玥瑶也说不上来,自己为什么又应了他的提议,一起出来走走。公仪勋走在骑马走在前面,不时的伸过手来替她扶一扶马背上的缰绳,不叫那马儿撒了性子去。
顶着头上和煦柔顺的暖阳,两人骑马并排的走在碧落湖边的草地间,翠竹和侍卫、小厮们都远远的跟在后头。
碧落湖上水光粼粼,有出游戏水的船只踏着湖水慢慢游荡,偶尔几只飞鸟落在船篷,又被那上下起落的木浆搅出的纷飞水珠静得忽起忽落,在波光如镜的水面上点出大大小小的圈圈涟漪。
公仪勋看了,偏过头来,润泽如玉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那抹笑意不复往日的冷淡与严肃,却是清浅微和,仿佛也带了春日的暖意,被雾霭氲着的眸子里透出些澄澈的光芒,照的玥瑶被整个冬日的阴冷压得潮湿的心房也温暖明亮起来。
她也抿起嘴来浅浅一笑。
如今的她瘦的纤浓合度,肌肤雪白莹润,眼睛比之从前明亮光泽了许多,唇上一点淡红,在这灿烂如织的阳光下,颇为凝秀丽质。
公仪勋看得微微一怔,张了张口,似有话要对她说。
玥瑶瞧着他,静静的等待着。
半响。
他眨了眨眼,慢慢的垂下眼睑,终是转过了头去。
玥瑶心头空空一落,似乎感觉到某种残留着心底的期盼也随着他转头的瞬间,跟着这林间的漫无目的的清风飘了起来,摇曳着,消散不见了。
渐渐走到了湖边,都是低浅的坡地,马蹄踏着略带湿气的泥土,一脚深,一脚浅,玥瑶坐在马上,身子被颠簸的摇晃起来。
公仪勋注意身后凌乱的马蹄声,勒住缰绳,翻身从马上下来,将马就近系在近旁的一刻短针松树下。
又走过来,替她拽住缰绳,待要扶她下来,猛一抬眸间,才发现她目光一直追随着他的身上,不曾离开。
“怎么?”公仪勋眼光触到玥瑶关切的眼神,眼神有些躲闪,表情微微有些不自在。
“当日武试,伤得很重么?”方才在茶楼外看,他的脸色就十分不好,现下只是骑马悠悠的走了一程,在看他脸色却愈发的灰败了,连带着唇色都干燥的泛出些青白之色。
倒像是久病初愈之人。
“没有,不过是受了些内伤,又惹了些风寒罢了。”公仪勋说的轻巧。
玥瑶心下却又愧疚起来,忆起当日他唇边溅出的星星血渍,哪里像是轻伤,奈何他说的这般随意,她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毕竟身份有别了,说得多了,可就逾矩了。
“九殿下在我面前提起你要定亲的事,见我不曾有反映,便起了疑心,知道你私下与我见了面。武试时他送你那壶茶,或许也是因此而起。”
有些事,玥瑶还是不得不提醒他:“你要留心了。”
公仪勋瞥眼瞧着湖面上反射出的水光,印在她粉嫩如玉的脸颊上,透着些许歉意,心下不觉涌出一股暖流。
自从关下一别,每次见她都是淡定从容、决绝冷然的与他作别,不肯在多说一句,仿佛果然气恨了自己,甚至叫他疑心,她从不曾真心应对在自己身上,常日想起时,心头难免浮起一片寥落的冷清。
然而此时听她语调虽淡淡的,但字里行间却是都是关切,忽然觉得从相识以来的思念和牵挂,并不曾付诸流水。
只要有这一片关心,足够他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摩挲轻念,抚慰心怀了。
他抬起头来,淡然一笑道:“我跟随殿下多年,深知殿下脾性,最是多疑。这世上他唯一相信的,恐怕只有他自己。这次即便不是你,他多半也不能叫我取头名。无论是我,还是志戎兄,甚至是子舒,与他而言,都是只可互相制衡,绝不能一支独大。若果然叫我胜了,我反倒觉得为难,否则当时也不会和志戎互相谦让了。”
玥瑶听他这话说的字字入理,倒也不完全像是宽慰之言,一时惊异他的忍耐和城府,似乎并不输于九皇子,忍不住偏头仔细的打量。斑驳的剪影摇曳着洒了下来,落在他用细线绣着山水墨画的渊青色绸服上,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璀璨。
他立在树下,微仰着头朝着远处烟波浩渺的湖水边望去,碧落湖上吹来的清冷的风略过湖面上的层层水纹,带着淡淡河水腥气,扑面而来,拂得他垂在肩颈上的发丝轻轻飘动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