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淡泊之水能益人-第2/5页



“诺。”绿珠笑嘻嘻地应承道。

红绡微蹙着眉尖,轻声道,“小姐,明日去德王府要准备什么礼物?”

“非年非节的,送了礼物反倒招人诟病。”裴惜言轻描淡写地说着,“去将我前几日做得酱汁换成暗刻荷花纹梅青釉青瓷小瓶装着,正好适合烤鹿肉吃。”既然德王知道她去了月赢国,想来德王妃也应该知道她会些点酥之事,所以,与其挖空心思想送什么礼,倒不如送些应景的小玩意。

夜沉沉,云散更深,堂上孤灯阶下月,竟是新雪初至。

柳天白和定疑两个人对饮着,淡淡的月光透过泛黄的罗幌洒在桌前,别有一番持觞浴月的风情。薄酒一壶,浅饮微啜。说是小酌,更像是在各自怀着心思喝闷酒。

如果谁有幸听到他们的谈话,怕是会倒吸几口凉气。因为,此刻,他们讨论的正是农耕的问题。没办法,百姓吃饭要粮,赈灾救济要粮,屯兵练兵要粮,国之储备要粮……粮粮粮,不是用钱买就能解决的问题。更何况,无论是身为帝王的孟玄胤还是此刻判户部事的柳天白都不赞成将国之命脉交到他人手中。

商贾位卑,手里却掌握着大量的钱财,他们不但置购公田买卖私田。有甚者,还在各地开设粮行,借此机会低价买粮,囤积于仓,待到天灾**,再高价售出。其中首屈一指的便是霍氏一门。

粮商独孤氏,庆州首富,依靠囤积粮食发家。据说,老孤独氏在前朝被推翻的消息传到庆州后,他认为暴政被推翻之后还会有大乱,而民以食为天,囤积粮食才是乱世发家最可靠的手段。于是便利用官府粮仓无人监管之机,一面偷偷地挖地窖,一面偷偷地将官仓中的粮食私运到自己的地窖之中贮藏起来。前朝灭亡后不久,逐鹿中原的战事一打就是四五年。因为长期战乱,农民无法耕种,土地大片荒芜,粮食价格愈来愈贵,最后,竟至使平时只卖几百钱一石的粮食,价格猛涨到一万钱!贫民大量饿死,原来争着贮存珠宝的有钱人,这时也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珍宝去向独孤氏换取粮食,独孤氏因而发了大财,富至巨万。

只是这财,若是乱世,自然无可厚非。搁在当下,却是可以颠覆江山社稷的危险所在。国有乱,乱者兵祸也,没有粮草辎重,何人敢起事?国有难,难者灾祸也,没有粮草救济,天下岂能安?

独孤氏,虽是粮商,却与豪强一般无二。自成体系,俨然是国中之国,且其手中的草场田庄大多募有私兵,只一处可说是寥寥无几,若是全部聚集起来,那就是军队的规模了。

不过,柳子清和定疑,闲聊的既非朝政又非国务。只是既然说起来,这国之本,真是重之有重,难之又难。对靠天吃饭的农人而言,更是生死攸关的首要大事。

“倒也奇了,自那次酩酊大醉之后,你倒有五六年没有喝过酒了。怎么,今日心情不豫?”夜风掠过罗幌,柳天白的声音变得飘渺而凝思。

定疑那双幽黑的眼珠缓缓转了一下,带着淡淡的悲伤与倦意,“持戒时,戒是戒,破戒时,戒仍是戒。所以说,戒律从未变过,只是人心有了转移。”

柳天白看着他,半晌之后,浅笑着摇摇头,“好端端的,怎么生出这么多感慨?”

“你自己去书案上看看。”定疑冷哼了一声。

“嗯,字很不错啊。”无辜的表情,无辜的语气,柳天白忍笑忍得痛苦。

“她不识字的时候,只是话多些,娇纵些。”定疑木然咬住嘴唇,沉默了半晌,突然说,“我现在宁愿她恢复记忆,也不愿意她成天因为你而歇斯底里的折磨别人。”

柳天白蓦地浑身一震,他看着定疑,轻声道,“你若与我一般入仕为官,有些戒律自然无法再持。但是,心中的准绳从未移转,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这句话让定疑毫无反驳的余地,他怔怔地坐在那里,半天都没有说话。

“既然决定面对,那就拿出面对的勇气。”柳天白的手指轻轻拂过宣纸上如锥画沙,狂无定法的字迹,“她是,我是,你,亦然。”

定疑有些不悦地蹙起眉,“我和你不一样。”

“这倒是。所以这次的国试你一定要拔得头筹,这样,言儿去各府行走的时候,才能帮你选一位才貌绝佳的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