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劳动
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劳动。
不过那时的劳动,并不是真的劳动,只是给劳动的爷爷奶奶他们捣乱。
而在这些劳动中,我的亲密伙伴,小波,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
小波在这个时期,已经常常在奶奶家跟我一起玩儿了。估计是二伯他们工作上很忙,没时间照料孩子了,所以他常常被送到奶奶这里来,跟我一起玩,一起劳动,一起气奶奶。
他比我大一岁,我四岁,他五岁。我五岁了,他当然是六岁了。
我们平时玩我的玩具,有的时候一起玩,有的时候一起拆。因为他比我大一点,而机械装置对他的诱惑力又是致命的,所以他也常常带着我把那些会动的小玩具拆开,一起探索里面的奥密。他那时已经知道了齿轮和发条的功用,我也是听他讲的。当时也不懂得心疼那些被拆的玩具,因为探索它们为什么会动的诱惑比简单的玩儿他们更大,我也十分好奇,只是我当时更小一些,而且手上远没有他灵,我自己拆不开。
如果我们能安静的在屋里一起玩玩具,一起拆玩具,奶奶他们也就不用操那么多心了。问题是,我们还要常常去参加她们的劳动。与其说我们是要帮忙干活,不如说是凑热闹,而对奶奶她们来说,则纯属捣乱。
我们最喜欢的劳动是,拖煤坯子。
这个活,我估计在城市里住的七O后以前的人们都知道。八O后的有一些不知道,九O后的基本没人知道了。
煤坯子,就是把煤泥跟黄泥混合,和成稀泥,然后利用黄土的粘性,把它们做成一块一块的煤饼,这样就比较容易存放了。制作这种煤饼的工具,是一个铁制的方框,有的是一个单独的方框,有的是有两个格子,甚至三四个格子的更长的铁框。人们把混合好的煤泥在地上铺成一摊,规规短短的,然后把这个铁框子扣上去,这样就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煤饼,然后用抹刀,就是泥瓦匠们抹墙用的小铲子,把上面抹平,把四角的泥水渣清理干净,然后把它移到另一边,晾着,再去制作下一块。如果没那么大的场地,就不是先把煤泥铺上,而是往铁框里一点一点地装,装满后抹平,再移开铁框,再在旁边制作另一块。
小男孩,哪个不爱玩儿泥巴呢?这个活儿对我们的诱惑力更是致命的。每当大人们干这个活儿的时候,我和小波肯定是前后围着,死活要一起干的。不论是武力威胁,还是用美食引诱,都不可能把我们从“工地”拉开。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我们找个工具让我们在一边自己去“干活”,不要给大人们添乱。
奶奶会找个小火铲,给我们用大铁锹分一小堆和好的煤泥,于是我们两个就用小火铲开始干活了。我们不必做成四方形的煤饼,奶奶教我们,用小火铲把稀煤泥铲起来,在土地上一扔,然后用小铲子拍成一个长条,就可以了。虽然简单,但对工艺要求也不低,最重要的是,形状和大小一定要一样。不然要返工。
这个工艺要求极大地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于是,只有一铁锹的煤泥,就够我们制作和返工直到大人们工作结束了。
有一次,我记得我和小波每人一个小火铲。有一个是完整的,好的,另一个是坏的,只有半个铲头了。为了争夺这个好的火铲,我们两个打起来了。
我记得是我给小波打了一火铲,而小波一直记得是他打了我一火铲,不知是他先给我来了一火铲,还是我给他先来了一火铲,总之,我记得最后我们两个都把火铲扔了,支开双腿,面对面,脚尖对着脚尖,一起哇哇大哭了起来,并且在奶奶赶来时都愤怒地指着对方向奶奶告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