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头铁



    为什么打不过建奴?

    为什么只要碰到满清的八旗兵就四处逃跑?

    大家都是人,为何宁愿投降建奴,被建奴斩了项上人头,也不会拿着刀跟建奴拼命?

    难道建奴有三头六臂?

    不!

    所有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明末的军队已经腐烂到骨子里了。

    周显定了定神,平复着内心的欢喜。

    故作愤怒道:“诸位爱卿,武城这事,我想知道你们的看法。”

    陈东华说道:“大人,本官昨日已经配合陈庆之押送粮草前去宣府了。”

    “是以,本官以为此事还是冷静处理,静观其变。”

    周显压着心中的愤怒,冷冷的问道:“静观其变?你想看那些骄兵悍将们怎么变?”

    “大人,既然你昨日在朝堂上许诺给边军发放军饷。”

    “那就将军饷送到宣府,给他们。”

    “那边军变的主要原因,不就是因为银子吗?”

    “有了银子,就可以稳定那边的局面。”

    “至于武城,本官还是以为派一员文官前去安抚。”

    “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周显面色不改,微微颔首。

    如果站在中立的立场来看待的话,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办法。

    中庸,柔和。

    但是太软了。

    自崇祯登基,近十年之内,对待边军总是采用温和的方式。

    刚开始他们还感恩戴德,可是时间长了。

    他们反而成了爷了。

    可怜的崇祯皇帝反而成了孙子。

    “阎鸣泰,你有什么良策?”

    周显目标落在兵部尚书头上。

    他压根不相信,这个家伙跟外面那些作乱的边军没有瓜葛。

    阎鸣泰微微眯眼,仔细的揣测了一番,旋即说道:“本官觉得御史大夫说的有理。”

    周显:“……”

    居然还是这么一套推诿扯皮的说法。

    合着以后上早朝,我只找御史大夫了呗?

    周显脸颊内敛,殿内洋溢着冷冽的气氛。

    就在这个时候,年迈沧桑的孙承宗站了起来。

    “总棋大人,老朽有不同的看法。”

    “请说。”

    周显对这位名将还是有几分好感的。

    虽说他本身不干净,但是在明朝后期,这位老头可是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更是强行为明朝续命的功勋。

    即便他也有几分过错,但是功大于过。

    在腐烂的朝廷中,已经算是一股清流了。

    “老朽倒是觉得,对付武城参将,重在威慑,其次才是怀柔之策。”

    听听……

    还是老江湖的办法附和实际。

    也更接近周显的想法。

    即便是崇祯在此,也会毫不犹豫的采纳他的建议。

    因为老臣通常分析问题是尝试性的站在皇帝的角度上思考的。

    毕竟伴君身旁,食君禄,不就是让他们为君分忧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