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抗拒



    “即便朝廷真要查,也难以从咱们宅院中查出赃款来。”

    “那能给我们扣上贪腐的帽子吗?”

    “再者,无论他们问起什么事,你我都拒不承认。”

    “纵然是卢德麟,他能奈我何?”

    “等过了风头,咱孝敬一下宫里的那位爷,劳他在陛下面前美言,此事就过去了!”

    徐超安慰刘君集的同时,自己也有些**了。

    忍不住又说道:“再者你我二人是宣府的重将,朝廷能离开我们?”

    “陛下若抛弃你我,还指望谁去抵御建奴啊?”

    刘君集听的内心变缓,依然忐忑不安的说道:“但愿没事吧。”

    现在情况到了这种骑虎难下的地步。

    超出徐超和刘君集的意料。

    主要是今日金吾卫来了。

    否则的话,凭狄长功带的镇抚司,他们压根都不带正眼去瞧的。

    但是这事细细想一下,要处理也很难。

    徐超是总督。

    是崇祯皇帝在朝的时候,委派到宣府这边来的。

    大明的文武官员,自从土木堡那件事情发生之后。

    形式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是武将厉害。

    话语权都在他们手中。

    否则也不会说出军就出军。

    现在是文官为大。

    朝廷的想法也是用文抑武。

    毕竟文官危害再大,能有武将大?

    但是,既然朝廷能把人派来。

    那想要拿下去,也是很轻松的。

    首先他们是皇权的产物。

    像徐超之所以敢抗旨。

    主要是他不服气监国的驸马爷。

    如果崇祯下令,他反而没这么嚣张跋扈了。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总督来地方任职,其实大多数时候是被架空的。

    就拿徐超举例。

    他在宣府,真正做主的还是当地的边军,以及实力比较强悍的总兵。

    而总督一般有时间期限。

    不出意外的话,四年就要被换到其他地方。

    正所谓铁打的边军,流水的总督。

    下面的士兵们比谁都清楚这个道理。

    所以人家压根就不会跟长官同心同德。

    而是互相留上一手。

    经常在彼此面前装正义之士。

    即便是作奸犯科也会尽可能的避开长官的视线。

    这么做,主要是担心以后上官调走了,在皇帝那里告他们的状。

    反过来,上官也担心麾下的士兵们告他的御状。

    因此,此时的徐超虽然青视狄长功,却也绝不希望事情闹大。

    否则的话,朝廷迫于压力必须给一个处理结果。

    但是纵观大明朝。

    是边军的丘八重要还是他这么一位文官重要?

    这不用比较,已经不言而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