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水太凉?先给你一刀!



    她手中拿着一件锦绸紫袍。

    在周显的记忆中,这是崇祯皇帝御赐给他的火德麒麟袍。

    “见过公主殿下。”

    朱媺娖不予理会吴总管等人,款款的将麒麟袍披在周显肩上。

    皓月笼爽,明镜醉人。

    周显看着风姿卓绝的月下美人,心底别有一番滋味,更燃起满腔热火,及凌云壮志。

    这大明,风华绝代,断不能亡……

    “那你觉得周显能成为谁?”

    “依奴才看,他能做第二个于少保。”

    “于谦?!”崇祯嘴角呢喃,陷入沉思。

    恐怕不好啊!

    自嘉靖伊始,文官集团已经势盖皇权。

    早朝也成了他们的一言堂。

    文人诛心呐!

    世人只知大明皇帝每个都才高八斗,不务正业。

    他倒是想务,奈何……百官不允。

    崇祯思绪复杂,望着太和殿的宫门,黯然测道:“如今庙堂乌烟瘴气,缺的就是周显那样的莽撞人。”

    “若他能刷新吏制,便是大明首功。”

    “若他被文人口诛笔伐,便只能是一枚弃子。”

    吴风听闻此番肺腑之言,残缺的身子亦是一惊。

    真可谓帝心如渊,崇祯帝到这个时候,仍在算计。

    不过这是一味猛药,若下的重了,驸马性命难持,九族莫保。

    翌日破晓,日出东山。

    乾清宫内除了龙头皇位,又多了一把交椅。

    以前这可是厂公魏忠贤的坐席。

    如今的周显正襟危坐,看着满堂衣冠禽兽的文人士大夫,隐藏起激动的手。

    陪侍的太监曹正淳扯清嗓子说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要奏。”

    百官队列后方的一名武将挺身而出。

    周显看着那人,他叫陈庆之,大明四品武夫。

    记忆中,他应该在宣府领军,怎么跑上京来了?

    “陈将军,何事要奏?”

    “臣奏,宣府军哗变之事。”

    “什么?军变了?”

    周显语气一惊。

    没有人比他清楚如今明军哗变意味着什么。

    宣府军扼守雁门关,是阻挡螨清入关的重要门户。

    本身就被朝廷寄予厚望。

    若是军中哗变,岂不是给了猎犬哈赤投机的良机?

    宣府一失,不仅上京成了孤城,中原大地再无险可据。

    然而,朝堂之上,除了周显表现的惊讶,其他人都风淡云轻。

    陈庆之也不抱希望,因为他最近已经就宣府军变之事,接连递了十二份折子。

    崇祯皇帝肯定是收到了。

    却一直压着不予处理,更无法公开。

    今日驸马少保问政,不过是崇祯退出来的挡箭牌罢了。

    但是陈庆之明知说了无用,还是要说。

    他是军人,现在已经不奢求什么高官厚禄了,只希望能够保家卫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