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报到的日子



谭东林在家帮父母干了两天农活,就到了要去教育局报到的日子。毕业前老师一再交代,一定要在7月14号之前到教育局报到,这样就可以领到7、8两个月的工资。学校也给每个学生开了一张写着7月10号-14号到县教育局报到的单子。谭东林早跟几个同学约好7月13日一起去报到。

7月13号这天一大早,谭东林换上一件崭新洁净的白衬衫,把衬衫的底部扎进一条黑色的西裤里,捆上那条用了几年的卡扣皮带,再对着镜子梳理一下凌乱的头发,整个人立刻显得精神抖擞起来。那天买衣服时忘了买皮带,谭东林这一身稍有档次的新衣被那根破旧皮带捆着,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没办法,没有多余的皮带,只能这样了。

把报到通知单折好装进裤兜里,跨上二叔给的那辆“小凤凰”,迎着盛夏的晨风,谭东林一路轻快地骑到了县城。

谭东林甚至都没有出一颗汗,就骑到了教育局所在的教育路,先是经过桃原县中学大门,谭东林慢下来往县中学里面望去,想起初中同桌王志刚和那些考不上中师而读高中的同学,此时应该正忙着填志愿吧。

谭东林有些羡慕这些能参加高考的同学,当年中考的失利让他们沮丧万分,而今他们反而有了更往上冲刺的机会。大学,是多么诱人的学府!自己当年的成绩是可以考上地区重点高中的啊,可因为填了优先录取的中师学校,只能与高中失之交臂了。也许这辈子,上大学都只能在梦中实现了。

“王志刚这小子这次应该不会再发挥失常了吧。”谭东林想起三年前的情景,暗自嘀咕道。当年王志刚跟谭东林成绩差不多,中考前几次模拟考,经常是谭东林考第一,他考第二。中考后王志刚和谭东林填了同一所师范学校,可他只填公费生,没有填收费生。结果分数一出来,他还差2分上公费生,收费生是降低15分录取,班里连谭东林一共只有3个考上公费生,其他9个是收费生。

其实毕业后公费生和收费生是一样待遇,不同的就是收费生需要额外多交五六千元学费。谭东林的中师同学刘文秀,是连收费生都考不上。

王志刚如果发挥正常的话,公费生应该也是稳稳拿下的,可天知道他偏偏发挥失常了。

谭东林记得公布分数那天,王志刚的母亲也来了。这位破衫褴褛的农村妇女一看到班主任黎老师就哭开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孩子觉得我们家庭困难,没有填收费生,现在还能加上去不?这收费生的钱我们砸锅卖铁也会出的!”

黎老师也为孩子可惜,更为可怜的王志刚母亲感动,马上去找了校长。校长跟着打电话去了教育局。结果是改不了了,档案早已上送。

在校园一处僻静角落,王志刚也终于忍不住哭了,说他这么多年的努力完全白费了,他已经是复读了一年,看来只有回家当农民了。谭东林安慰哀伤欲绝的王志刚好久,再三告诉他,读县高中还有机会考大学的,一定要去读.....

后来王志刚真的就读了县高中,这三年,王志刚一头钻进学业,几乎断绝了跟初中同学的联络。高中生嘛,没有师范生的闲情逸致,他们忙着积攒飞向更高天空的力量,这也是读中师时谭东林最羡慕他们的地方。

如今三年过去,自己来教育局报到,不知将要被分配到哪个山旮旯,也许,很可能一辈子就在哪个山窝窝扎根发芽了;而王志刚们,当年中考远不如自己的初中同学,

在高中积蓄了三年力量后,开始扑腾着羽翅飞向中师生们无法企及的高空。

县中跟教育局相邻,沿着县中的围墙边继续骑行四五十米就到了教育局大门口。几个约好的同学已在门口的树荫下叽里呱啦地闲聊。谭东林跳下车加入进去,老同学久不见面,免不了一番嬉笑打闹。

“牛皮光呢?”有人突然提起了余耀光,就差这小子没见了。

正说话间,一辆摩托车倏地冲了过来,停在树荫下,突突的排气管声音吸引了众人,只见一个理着寸头,戴着墨镜的青年故作严肃地“咳咳”两声。

大家仔细一看——好小子,这家伙作起了“人模狗样”!大家冲上去,撸头发的撸头发,扯墨镜的一把摘下,拍着摩托车大惊小怪地惊呼:“牛皮光你小子出息了,这家伙威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