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2/5页



    凭借着这一点,就足以让杨嚣拜见糜旸时充满着敬意。

    而面对着杨嚣的大礼参拜,糜旸也做出主动搀扶起杨嚣的亲密举动。

    在搀扶起杨嚣后,糜旸立即就对杨嚣说道:

    “孤日前就已经上奏陛下,请求追封杨公三公、列侯之位,并让当世大儒为杨公草拟谥号。

    想来用不了几日,陛下的诏书就会来到槐里了。”

    听到糜旸提起杨彪,杨嚣的眼中登时就有泪水浮现。

    可同时他的脸上也有着喜色浮现。

    以杨彪临死前做的事,大汉赐他一个三公哀荣及美谥乃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封侯一事,却是杨嚣之前未曾想到的。

    两汉四百年以来,倒不是没有追封过死去的大臣为列侯的故事,但这个举动更多的不是名誉上的褒赏,而是一种实际利益上的封赏。

    因为一旦杨彪被追封为列侯,那么按照常理,杨嚣身为杨彪的嫡亲后裔,是可以顺势继承杨彪的列侯之位的。

    精通礼法的杨嚣,又岂会不知道这一点呢?

    凭借先人之功一跃成为列侯,这是大汉对弘农杨氏功劳的肯定,也昭示了糜旸的一个态度:

    他会履行当初的诺言,在接下来的时日中,为弘农杨氏保驾护航。

    糜旸的态度很直接,而糜旸的这个态度,才是让杨嚣真正欣喜的原因。

    由于心中的欣喜,杨嚣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只能对糜旸拜谢不已。

    而在安抚住杨嚣之后,糜旸又将目光望向在座的苏则。

    先前关中之所以能掀起那么热烈的举义浪潮,杨彪在其中自然居功至伟,但苏则的功劳也不可小觑。

    可以说苏则诛杀曹衮的举动,为本就堆满干柴的关中,彻底添上了最猛烈的那一把火。

    苏则见糜旸将目光望向他,他立即起身对着糜旸一拜,静候着糜旸的指示。

    可糜旸一开始对苏则说的却是这么一句话:

    “孤曾听闻先前苏公举义时,以“敢换青天”阐发心中志向。

    今大汉十万雄兵在此,可谓青天已换乎?”

    听到糜旸的话后,苏则先是一愣。

    然后反应过来的他,脸上登时便露出笑意。

    他没想到当初的起事口号,竟然会流传进糜旸的耳中。

    只是性情刚烈的苏则,自然不会回答不上来糜旸的询问。

    苏则对着糜旸深深一拜道:“青天何貌,吾今日见矣!”

    对于苏则的一语双关,在座众人都会意的笑了起来。

    是呀,十万带甲汉军可以象征着大汉的国威,那么将十万汉军比作是关中生民的青天自然是可以的。

    可在座的人,哪个人又不是城府深沉之辈。

    苏则说这句话时看向糜暘的目光,很明显透露出了他话语中的第二层含义。

    糜旸又何曾不是关西世家的青天呢?

    有些事不需要说的太明白。

    糜旸听完苏则的回答后,脸上也流露出些许笑容。

    该说不说,听夸人还得听世家子弟的。

    只是糜旸在笑完后,便又发出一声叹息道:

    “当下关中虽大部已经收复,可长安至今还在逆魏的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