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出兵攻蜀-第3/5页





    既然官员们无法自律,那就用屠刀威慑他们,东厂配合反贪污司,就看贪官怕不怕。

    至于第三把火,则就平常了一些。

    杨霜下令组建了贸易司,负责海外贸易。

    周瑜在渤海湾督促海船的建造,计划争取明年下半年,就开启航海贸易。此次航海兵分两路,一路下南洋,寻找红薯,一路去南美洲,寻找玉米和金矿。

    这三火烧的非常旺,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大隋朝堂,又恢复了涌动。

    ……..

    一晃过了半年,时间来到了开皇四年的五月。

    四路隋军彻底将大唐收服,基本解决唐国境内的敌对势力。

    至此,大隋整体国土面积扩充一倍。

    杨霜和隋皇商议过,一致认为要重新划分区域,经过户部等部门的出谋划策,报批隋皇,最后确定了大隋将划分成八道,三百二十个州。

    接下来,要忙的事情太多。

    派遣观察使巡视各道,各州刺史的选拔等等,国土面积的扩张,让整个国家机器忙碌起来。

    所以攻打蜀国这件事,自然无人提及。

    ………

    时间飞逝。

    很快来到了开皇五年的夏末。

    周瑜从渤海造船厂赶回了京都,面见了杨霜和隋皇。

    接下来,周瑜将亲自乘船出海,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对于这次行程,他是非常兴奋的,因为他对外面世界的认知,都是源自杨霜的讲述。这次有机会亲眼去看看,他是跃跃欲试。

    杨霜勉励了周瑜,并提前祝贺他满载而归。

    在京都呆了两天,周瑜离开,踏上了新征程。

    距离灭掉唐国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经过这一年来的忙碌,三百二十州基本恢复了安定秩序,百姓安居乐业。

    要提的是,新税收在魏地和唐地推行的速度较快,已经全面普及,这就是破而后立的效果。

    反观大隋本土推广,虽然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但一些偏远地区还是受阻,不过影响不大了,新税收改革基本完成。

    而义务教育的推广也在普及,虽然氏族大族都抵触这件事,因为教育是他们保证自身家族利益的手段,是他们掌控仕途的途径,现在义务教育让百姓都能读得起书,这些世家大族岂会愿意?

    所以前半年,义务教育的推广受阻,就算建立起了学堂,也没有人愿意教书。

    为此,杨霜准备三个方法,一是编写合适的教材,传授拼音和阿拉伯数字。

    二是定点培养老师。

    三是谁敢阻止大隋的千秋大业,谁就是大隋的罪人,对待罪人,很简单,直接四个字:抄家灭族。

    杨霜不喜欢乱杀人,但有时候,必须杀人才能以儆效尤。

    到了今年,各地的义务教育都开始有起色,定点培养的老师前往各个学堂,让村子里响起了读书声。

    另外就是大隋兵力。

    现阶段,大隋在册人口有七千多万,总兵力达到了二百万。

    其中七十万兵力驻守魏地,七十万兵力驻守唐地,剩下的兵力留守原本隋地,还是采用了府兵制,闲时操练,忙时务农。

    当然了,现在大隋有的是钱,所以大部分将士还是以操练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