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苍空下的言灵少女 II



自从自惑蛊月逃出来后朴秋便跟少修习道术了,这并不全是因为他偷懒,而是对于自己变强的目的变得有些困惑起来。

战时新起,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道皇,况且自己毕竟没有完成被交给的任务,再次求他救箴土爷爷的希望变得渺茫。战场上硝烟滚滚,一望无际,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即使变得再强也很难左右战事的结果。这样一来自己变强还应为了什么,还真的有要继续变强的必要么?

他不断盘问着自己的内心,深深的迷茫使他感到无所适从,他已经有许多日子不曾修炼内气了,相反的,在偶然的机会下他开始研究那本之前在深颈山上找到的留有四象道人笔迹的册子《入药镜》。他发现上面所记录的修行方法与自己之前接触的完全不同,他发觉自己的气不光可以用来攻击,对内更是可以养护与治愈:“升、降、出、入,”似乎一切中医都能用这四个字来归纳。

他开始更多地感知自己的身体,以至于慢慢地,感知别人的身体。他隐隐可以在入定的时刻看到同行的流民身上的特定部位有像小团灰烟一样的物质,去问那人时,那人往往惊讶地回答说自己正是那里不适,而且越是见到深色的黑烟不适的感觉越强烈。朴秋也很惊讶,因为他发现当自己用针灸帮那些病人祛除病痛后那些黑烟样的物质便从人们的身上消失了。他开始思索是否有最直接最快速地帮人去除病痛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便是想办法将那团黑色的“病气”去除。

他想到箴土爷爷从前善用的“剑气”,于是他试着模仿着伸出右手的食指与中指运气向着病人身上的“黑烟”砍去,果然有效!他用这种方法治好了许多人,在流民群中名声渐渐大了起来。一次他治好了一个膝盖有病气而不能行走的人,使那人腿脚重又变得灵活,如此一来再也不需要三五人轮流用担架抬他行走,他的亲朋都对朴秋感激不尽。

虽然处于乱世之中,四处所见的大都是些疲惫而彷徨的神色,然而人们在见到自己重获健康时的露出的会心笑容确是真实得暖满人心,朴秋突然想到了小时候自己问箴土为什么想要行医时爷爷说过的话,那时箴土说,不论因为有着何种身份地位而再张扬跋扈的人,在身体虚弱,怀疑自己即将死亡时都会卸下虚伪的面具,将自己原本的真诚袒露出来,与那样真实的人交流没有负担,有种最接近于生命本真的感觉,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行医是与灵魂中的一方净土打交道,与最真正的“人”打交道。

由于医术见长,朴秋逐渐在这一带的难民营变得小有名气。有官兵听说了此事,特意派了几个小卒将朴秋请到金郡湄城的将军府里。

‘这倒是靠近郡府的一个绝好机会也说不定。’朴秋心道。

原来湄城有位叫奕玌子的将军肩膀出了问题,每当要拉弓引箭或挥动大刀时便两肩酸痛,完全使不上力,医官治不好,便无法为战争出力,一直苦恼得很。

其实朴秋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自己算是自学成才,凭借的完全是一种对“病气”的感觉,自己也不清楚是否真的每次都能治疗成功,然而当他见到奕将军时,立刻被那人的风度与豪气所感染,他觉得他的气场很像一个人,就是王师的骠骑大将军焱帝。

在奕玌子的谦和的引领下,朴秋落座。

乍看之下,朴秋觉得眼前这名将军的身体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碍,因为他举手投足间处处神情自若,且与自己谈笑风生,一派豁达之像,完全看不出是重病之人的仪态。然而当朴秋调息片刻、入定以后再向前望去时,却瞬间被自己所“看到”的“病气”给吓住了。

那已经不能算是单纯的一团黑烟而已了。但见体积庞大的黑紫色气体犹如一只拥有生命的巨大毛虫般攀附在将军的肩背之上,并且正凭借着自主的意愿来回游走。朴秋甚至能感到那团黑色的生命体正用无形的眼睛观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它仿佛挑衅般地在将军的肩背处来回蠕动,与朴秋对峙着。

朴秋觉得后脊凉飕飕地发冷。他看了看将军的脸,而对方对此刻正盘踞在自己背上散发出病气的恶的生命体的存在似乎毫不知情,带着一脸漠然的神色。朴秋认真运气,将体内含有正能量的气凝在剑指上,准备向着将军的脊背劈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